“双12购物狂欢卡”你收到过吗

2024-11-27 06:13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双12购物狂欢卡”你收到过吗

2024年11月27日 06:13   来源:解放日报   

  “双12购物狂欢卡”你收到过吗

  需扫码添加客服且没有具体发件人,其实是“免费送礼”骗局又翻新

  最近,有读者向上海辟谣平台反映,通过快递收到主题为“双12购物狂欢”的“京东购物卡”,需要扫码添加客服领取,但这张“购物卡”没有具体的发件人,能相信吗?经核查,这又是“免费送礼”陷阱。

  比对发现,市民收到的“京东购物卡”与真正的京东购物卡正面很相似,还列明了“50元”或“100元”的金额。

  “购物卡”背面与真正的购物卡完全不同,而且有不少漏洞。具体来看,真正的京东购物卡由京东发放,背面有灰色薄膜覆盖的激活码,持有者需要登录京东平台,输入激活码后,绑定消费者的账户使用。卡背面还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后是京东官微。

  但市民收到的“购物卡”上并没有激活码,只有一个二维码,有的要求消费者用支付宝扫描添加客服,有的提示用“支付宝、淘宝、抖音扫描”,并称卡内金额除了可以线上消费,也能提现。事实上,京东与支付宝、淘宝、抖音是完全不同的平台,不会出现京东购物卡用其他平台“扫一扫”兑现的情况。而且,真正的京东购物卡是不能提现的。

  如果消费者“扫一扫”,会是什么结果呢?调查发现,仍旧是被警方多次澄清的“送礼”骗局:“客服”会将消费者拉入“刷单群”或“投资群”,表示要完成一定的“刷单”“投资”任务后,就能兑现购物卡或其他礼品。而且在一开始,“客服”会用小恩小惠骗取消费者信任,继而用更大的“回报”诱导消费者下载诈骗App或点击诈骗链接,用“高投入高回报”等话术,骗取钱财。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由于此次“购物卡”与真实的京东购物卡卡面极其相似,又有具体金额,所以有一定的迷惑性。尤其对老年消费者来说,很容易被误导,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其实,梳理已经出现过的“免费送礼”骗局,会发现虽然消费者收到的“礼品”不一样,但不法分子的手段有套路:

  一是“礼品”“购物卡”往往与各类节日相关,既有“双11”“双12”这样的人造节日,也有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

  二是与“礼品”“购物卡”一起派送的,常有一张“感恩卡”“感谢卡”,表示这是答谢消费者的举措,落款以各大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居多。很多消费者都有网购经历,所以降低了警惕性。

  三是“礼品”“购物卡”以米面粮油、购物金等居多,价值不高,乍看上去又很“实惠”,从而吸引部分消费者选择“扫一扫”兑现。

  但是骗局“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仍旧使用了“天上掉馅饼”的套路。所以,对于来历不明的快递,不论是“礼品”还是“购物卡”,都不可相信,更不要随意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如果发现客服宣称“刷单返现”“刷单送小礼品”等,基本能判定是骗局。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任翀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自动驾驶“神器”解放双手,危险!

一辆开启了智能辅助驾驶的汽车,正以超过100公里/时在高速公路上疾驰,方向盘上贴着一圈不起眼的皮革装置,而车主双手离开方向盘,正悠然自得地玩着手机。如借助神器干扰系统判断,一旦遇上突发状况,双手脱盘情况下事故风险高。 [详细]

手速不够,外挂来凑?“抢单神器”暗藏陷阱需警惕

近年来,抢单外挂作为一种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的工具,在网约车、外卖配送等领域蔓延。在某电商平台,记者以外卖抢单助手网约车神器抢单辅助等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不少店铺销售外挂产品,有的是直接安装在手机里的软件,有的是外接设备,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且多强调安全稳定。 [详细]

北京警方曝光“售后补偿”最新诈骗引流手段

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引流,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最终实施诈骗。北京市反诈中心分析,此类骗局具有明确套路:诈骗分子先在抖音、快手、淘宝等平台开设网店,售卖U盘、小风扇、大米等日常商品,随后故意发错货或寄劣质品,等待消费者投诉,接着以售后理赔为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