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深海鱼”只是“概念营销”

2024-12-05 06:08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所谓“深海鱼”只是“概念营销”

2024年12月05日 06:08   来源:解放日报   

  所谓“深海鱼”只是“概念营销”

  科学概念中并没有“深海鱼”,奶制品和植物油市场也存在类似问题

  最近,某品牌的一款零食“深海小鱼”引发热议,原因是投资者质疑该产品的原料鳀鱼不属于深海鱼。品牌方回应,鳀鱼是广义上的“深海鱼”,可这一解释没有得到专业人士认可。

  鱼类专家介绍,科学上并没有“深海鱼”的概念,而是根据鱼所生活的海域环境,分为上层鱼、中层鱼、下层鱼,“多少算‘深海’?是水下100米、1000米,还是3000米?科学上不这么分类。”具体到鳀鱼,那是一种生活在中上层海域的小型鱼,将其称为“深海鱼”并不妥当,“本来就没有‘深海鱼’,将鳀鱼称为‘深海小鱼’,是商家的营销手段。”

  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不仅“深海小鱼”涉嫌“概念营销”,市场上还有不少食品都与“概念营销”相关,尤其是各种面向中老年人的产品,包括常见的奶制品、食用油等。遇到类似的宣传,消费者记得擦亮眼睛。

  海水鱼比淡水鱼更有营养?

  从共性看,“概念营销”产品往往以“营养价值高”为卖点,并强调能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所需。

  以海产品及相关制品为例,不少厂家会在产品介绍中表示其营养价值比淡水鱼高,能够满足老人和孩子的需要;最常见的营养成分包括DHA、EPA等,商家称它们是增强记忆、保护心血管的“好帮手”。

  但专家提醒,鱼类的营养价值与其生活在哪个海域没有直接的联系,不同的鱼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哪种鱼更有营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更是将“海水鱼比淡水鱼更有营养”标注为谣言。这是因为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淡水鱼中的DHA和EPA含量并不比海水鱼低。例如,淡水鱼类鲈鱼所含的DHA就比一些海鱼还高,从售价看,鲈鱼的性价比很高。

  业内人士还提醒,“海产品更有营养”“海产品富含DHA、EPA”等误解还带热了相关保健品,甚至有商家鼓吹吃了后能够治疗心血管疾病,消费者要格外当心这类言论。

  小众产品真有这么“神奇”?

  近年来,水牛奶、牦牛奶、骆驼奶、羊奶等产品陆续出现在市场上,价格比牛奶高上一大截,卖点是“更有营养”“更易吸收”;在植物油市场,除了常见的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还出现了牛油果油、紫苏籽油、茶籽油等小众油品,同样售价不低。可上海市消保委对奶制品与植物油的比较试验显示,这些小众产品的营养并没有那么“神奇”。

  比如,奶制品的核心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钙,可针对水牛奶、牦牛奶、骆驼奶、羊奶的试验结果显示,它们的蛋白质均值与普通牛奶相比,没有特别突出之处;在钙含量方面,总体水平也差不多,只有骆驼奶的钙平均含量高一些,但售价是其他品类奶的好几倍。试验发现,小众奶的营养成分和普通牛奶差不多,主要差异在于口感和口味,有的浓稠,有的偏甜,有的偏咸。

  至于食用油,比较试验结果发现,不管是哪种油,主要成分都是脂肪,而且占比高达99.9%,其他营养物质占比极低。所以如果看到“某种食用油更有营养”的宣传,基本可以判断为“概念营销”。如果一定要说不同植物油的差别,主要是它们的脂肪构成有差异,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不过,即便是不饱和脂肪酸最低的稻米油,也在80%以上。所以,消费者不用刻意追求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任翀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寒冷季节穿袜子睡觉,真的能睡得更香?

邱明娟介绍,穿袜子睡觉可以维持足部恒温,促进气血顺畅运行,避免寒邪侵入,同时温和刺激足底穴位,调和脏腑机能,增强机体阳气。对于气血不足、畏寒怕冷及睡眠浅的人群,袜子能有效减少夜间足部散热,稳定体内阴阳平衡,缓解因阳气亏虚导致的失眠、易醒,还能改善手脚冰凉带来的不适感,可以帮助提升睡眠质量与身体抵... [详细]

研究认为:跨越“幸福阈值”可降低慢性病风险

众所周知,幸福与健康密切相关。尽管以前的研究认为幸福与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10月20日发表在《医学前沿》期刊上的新研究,旨在找到一个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以上,幸福感升高可带来可量化的健康改善,具体而言即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 [详细]

研究显示学外语可延缓衰老预防痴呆

一项新研究指出,经常使用多种语言不仅能延缓大脑衰老,或许还能预防痴呆。尽管调查未纳入痴呆患者,但贝尔利特认为,该研究为降低老年认知衰退风险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使用多种语言确实能增强对抗认知能力下降的韧性。多语言能力就像大脑中的缓冲垫, 贝尔利特解释道, 掌握多种语言的人,年老时可调用的认知储备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