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娃买教育金保险 没想到买的是养老保险

2025-03-11 06:19 来源:西安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想给娃买教育金保险 没想到买的是养老保险

2025年03月11日 06:19   来源:西安晚报   

  “关注3·15”共筑满意消费

  想给娃买教育金保险 没想到买的是养老保险

  消费者“轻信”销售人员 遭遇退保难题

  近年来,消费者保险意识显著提升,但由于保险知识储备不足,加之保险销售人员专业素养不一,职业操守参差不齐,保险纠纷时有发生。近日,西安市民汪女士和柳女士就遇到了退保难题。

  “我想买的是教育金保险,现在却被误导买成了养老保险,我要求全额退保。”汪女士表示。柳女士也告诉记者:“投保的时候,销售人员说可以‘保本保息’且可以随时支取,现在我要求把保费全额退给我。”

  市民遭遇“全额退保”难题

  市民汪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八年前购买了一份教育金保险,年交1万元,一共5年,等孩子上大学就能陆续取出这些教育金。但最近汪女士却突然发现自己购买的保险是一款养老保险。

  “因为我跟保险销售人员比较熟,觉得他推荐的教育金保险比较适合我孩子,于是就买了一份。”回忆起购买保险的情景汪女士说,当时两位保险销售人员拿着iPad上门为她办理了投保。但8年后,汪女士打保险公司的电话咨询保单具体情况时,得到的却是“销售人员已经离职,投保的是一款养老保险”的回复,要等汪女士的孩子80岁以后才能拿到钱,客服让她自己查看保险条款。

  “我不可能给孩子买养老保险,我一直想的就是给孩子买教育金保险。”汪女士说,从买保险到现在8年了,保险公司没有人给她提醒过这是一份养老保险,有可能是销售人员自己对保险条款和内容不清楚,所以也没能给她说清楚,汪女士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问题,不应该由自己承担这个后果。“我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还给我5万元保费,并赔偿我8年的利息。”汪女士表示。

  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销售人员已经离职,无法判断其是否有夸大保险责任的行为,而且汪女士不能提供被销售人员误导的相关证明材料,他们只能按照保险合同的现金价值,退还约3.9万元。

  无独有偶,市民柳女士也遭遇了“全额退保”难题。

  柳女士告诉记者,她于2022年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款理财类保险,每年交费10万元,连续交3年。“当时销售员告诉我该产品保本保息且可以随时支取。”柳女士说。

  2024年1月,保险公司通知她续保缴费,但当时因为身体原因需要用钱,所以她告知保险公司不再续交保费。

  意外的是,当年2月17日,柳女士向亲戚借的看病钱,却被保险公司直接扣走。于是,柳女士要求保险公司退还30万元。但柳女士的这份保险当时的现金价值只有约20万元。

  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已签署调解协议书

  据了解,在陕西省相关调解组织的调解下,汪女士和柳女士已经和保险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调解协议书。

  记者采访了解到,保险公司是否存在诱导销售、退保时投保人该如何使损失最小化,成为保险消费纠纷化解的关键。

  在以上两起案件中,调解员根据事实和证据认为,保险公司提供的投保单为格式化条款,均为打印版,但没有证据对投保人进行了明确说明义务。同样,消费者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销售人员做出了虚假承诺,诱导消费。最终,调解员建议保险公司在退还现金价值的基础上再多给予补偿,同时建议消费者降低诉求。

  律师建议消费者理性投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保险人对格式条款内容及免责条款对投保人负有法定的说明义务,实践中保险人如何充分履行该项义务至关重要。”陕西标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魏俊江告诉记者,建议保险公司应在取得投保人同意后,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和销售行为重要内容通过同步录音录像(以下简称“双录”)的可回溯手段予以记录,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同时承担起对合作保险中介机构“双录”工作的管理职责。此外,保险公司及中介机构,还应严格约束保险销售人员,合规销售产品,用心服务客户,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魏俊江还提醒,消费者在配合销售人员做好录音录像时,如果对销售人员在录音录像前的介绍或是录音录像时所述有疑问,应该进一步询问,以便更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被销售人员的夸大宣传和误导言辞所迷惑。消费者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保险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对保险产品的具体内容充分了解。 (李猛)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研究认为夜间人造光或对心脏有害

一项将在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上发表的初步分析发现,夜间人造光线增加与大脑压力信号增加、血管炎以及更高的心脏病风险相关。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沙迪·阿布哈希姆说:我们知道,空气和噪声污染等环境因素会通过压力影响我们的神经和血管,从而导致心脏病。 [详细]

立冬将至,这份养生防病“秘籍”请收好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肖新华指出,当前公众在糖尿病认知上仍存在诸多误区,如主食越少越好无糖食品随便吃血糖越低越好等,这些观念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张流波说,也不推荐使用酒精喷洒沙发表面进行消毒,反复多次使用,可能导致沙发表面脱色,影响美观。日常餐具消毒建议首选加热煮沸,操作简单、效果可靠而且没有化学物... [详细]

季节转换,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易现流行高峰

猩红热再现冬季流行峰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发病以儿童和学生为主。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水痘流行季节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水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其他健康人群,居家隔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