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出游 近六成受访者优选“3小时旅游圈”内的目的地

2025-04-03 06: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春意渐浓,正是踏青好时节。随着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车程3小时左右的短途旅行成为不少人周末和小长假出游的首选,“3小时旅游圈”也受到不少人的关注。清明节假期将至,你是否考虑“3小时旅游圈”内的旅行目的地?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4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6%的受访者清明节出游会优先考虑“3小时旅游圈”内的目的地,58.0%的受访者觉得“3小时旅游圈”让旅游消费更便捷了,63.9%的受访者期待完善“3小时旅游圈”内城市的景区接驳、停车场等服务和基础设施。

受访者目前在华北地区的占17.5%,东北地区的占11.9%,华东地区的占22.2%,华中地区的占13.1%,华南地区的占24.8%,西南地区的占6.4%,西北地区的占2.9%,其他地区的占1.2%。

58.0%受访者认为“3小时旅游圈”让旅游消费更便捷

清明节假期前10多天,北京的80后冯晶就在搜索周边3小时车程以内的游玩地了。最近两年她跟家人利用周末和小长假,自驾去过河北省的大部分城市和山东省的部分城市。“虽然清明节小长假只有3天,但我们第一天一早出发,第三天晚上到家,大约能在目的地游玩两天半。”

调查显示,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小长假,59.6%的受访者会优先考虑“3小时旅游圈”内的出行目的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余芝,打算清明节小长假和家人朋友来一场短途踏青游,去郊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体验农家采摘。

“长途旅行更适合寒暑假或国庆节这样比较长的假期,短途旅行周末就可以去。此外,长途旅行花销较大,要提前规划,短途旅行这方面的压力就比较小。”在上海读大学的李莘琦平时不喜欢做旅行规划,她觉得相比于长途旅行,短途旅行灵活性强,更能让自己轻松自在地享受旅行的过程。

余芝认为“3小时旅游圈”让出游变得容易了,有些当天往返的行程对随行伙伴、需要准备的物资、旅行规划都没有太高的要求。

如果开车时间较长,冯晶会与家人坐高铁旅行。“北京朝阳站开通后,从北京去大连乘坐高铁最快只要3个多小时,等天气暖和一点,我就打算带孩子去大连看海。”

调查中,58.0%的受访者觉得“3小时旅游圈”让旅游消费更便捷了,34.5%的受访者觉得一般,部分环节仍有不便(如接驳、停车),4.1%的受访者感觉与传统旅游差异不大,3.4%的受访者未体验过。

余芝认为,相比于长途旅行,车程3小时左右的短途旅行不容易随大流,可以有更多个性化的探索。“现在路网建设非常完善,一脚油门就可以去到另一个地方,感受不同的生活氛围。”

“短途旅行有一种解锁新地图的感觉。”一个人短途旅行时,李莘琦喜欢没有目的地随意走,去发现一些新去处和新玩法。

提升“3小时旅游圈”消费活力,63.9%受访者希望完善景区接驳、停车场等服务和基础设施

短途旅行中,大家更愿意参与哪些消费活动?调查显示,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51.7%),看展览、参与艺术活动(47.2%),观看戏剧、演唱会等演出(45.8%),逛网红景点/商圈(41.0%)排在前列,其他还有:亲子互动体验(37.1%)、品尝当地特色美食(34.7%)、住特色民宿/酒店(30.1%)、体育赛事观赛(25.2%)等。

对余芝来说,美食在短途旅游的消费中排在第一位,她还喜欢参加一些不太危险的娱乐活动,但不喜欢打卡网红景点和商圈。“演出和展览我看得也比较少,因为觉得周边城市的文化活动还不太多,宣传得也少。”

提升“3小时旅游圈”的消费活力,63.9%的受访者希望周边城市完善景区接驳、停车场等服务和基础设施,60.1%的受访者期待开发高质量文旅产品,46.3%的受访者认为要深挖文化差异,突出地方特色,45.1%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差异化路线,43.2%的受访者希望优化消费场景。

“首先要有方便、清晰的指引,比如一些景点,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度很高,我们看到后找过来,但如果没有明显的路标,就比较容易迷路。”余芝说,有时一个景点在网上爆火了,但相关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希望各地能多关注热点,加强配套建设。

余芝觉得,如果在“3小时旅游圈”内吃到的、买到的都是雷同的东西,就会觉得挺没意思,她希望这些周边城市的美食街、文化集市差异化发展。“小吃街上应该有更多当地的特色小吃,让更多的手艺人把当地特色文化、美食展示给大家。”

李莘琦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有关上海周边游的攻略和帖子,介绍了附近的城市、高铁情况等,她觉得这些内容的帮助比较大,“如果‘3小时旅游圈’的城市举办一些促进消费的活动,比如品牌特卖、消费周等,也能吸引大家前去”。

此外,36.6%的受访者期待提升住宿、餐饮等服务品质,17.3%的受访者希望加强安全管理与宣传引导。

受访者中,男性占40.2%,女性占59.8%。00后占14.0%,90后占50.1%,80后占29.6%,70后占5.7%,60后占0.6%。

(应受访者要求,李莘琦、余芝为化名)

王品芝 张馨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03日 04版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清明节出游 近六成受访者优选“3小时旅游圈”内的目的地

2025年04月03日 06: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春意渐浓,正是踏青好时节。随着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车程3小时左右的短途旅行成为不少人周末和小长假出游的首选,“3小时旅游圈”也受到不少人的关注。清明节假期将至,你是否考虑“3小时旅游圈”内的旅行目的地?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4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6%的受访者清明节出游会优先考虑“3小时旅游圈”内的目的地,58.0%的受访者觉得“3小时旅游圈”让旅游消费更便捷了,63.9%的受访者期待完善“3小时旅游圈”内城市的景区接驳、停车场等服务和基础设施。

受访者目前在华北地区的占17.5%,东北地区的占11.9%,华东地区的占22.2%,华中地区的占13.1%,华南地区的占24.8%,西南地区的占6.4%,西北地区的占2.9%,其他地区的占1.2%。

58.0%受访者认为“3小时旅游圈”让旅游消费更便捷

清明节假期前10多天,北京的80后冯晶就在搜索周边3小时车程以内的游玩地了。最近两年她跟家人利用周末和小长假,自驾去过河北省的大部分城市和山东省的部分城市。“虽然清明节小长假只有3天,但我们第一天一早出发,第三天晚上到家,大约能在目的地游玩两天半。”

调查显示,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小长假,59.6%的受访者会优先考虑“3小时旅游圈”内的出行目的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余芝,打算清明节小长假和家人朋友来一场短途踏青游,去郊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体验农家采摘。

“长途旅行更适合寒暑假或国庆节这样比较长的假期,短途旅行周末就可以去。此外,长途旅行花销较大,要提前规划,短途旅行这方面的压力就比较小。”在上海读大学的李莘琦平时不喜欢做旅行规划,她觉得相比于长途旅行,短途旅行灵活性强,更能让自己轻松自在地享受旅行的过程。

余芝认为“3小时旅游圈”让出游变得容易了,有些当天往返的行程对随行伙伴、需要准备的物资、旅行规划都没有太高的要求。

如果开车时间较长,冯晶会与家人坐高铁旅行。“北京朝阳站开通后,从北京去大连乘坐高铁最快只要3个多小时,等天气暖和一点,我就打算带孩子去大连看海。”

调查中,58.0%的受访者觉得“3小时旅游圈”让旅游消费更便捷了,34.5%的受访者觉得一般,部分环节仍有不便(如接驳、停车),4.1%的受访者感觉与传统旅游差异不大,3.4%的受访者未体验过。

余芝认为,相比于长途旅行,车程3小时左右的短途旅行不容易随大流,可以有更多个性化的探索。“现在路网建设非常完善,一脚油门就可以去到另一个地方,感受不同的生活氛围。”

“短途旅行有一种解锁新地图的感觉。”一个人短途旅行时,李莘琦喜欢没有目的地随意走,去发现一些新去处和新玩法。

提升“3小时旅游圈”消费活力,63.9%受访者希望完善景区接驳、停车场等服务和基础设施

短途旅行中,大家更愿意参与哪些消费活动?调查显示,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51.7%),看展览、参与艺术活动(47.2%),观看戏剧、演唱会等演出(45.8%),逛网红景点/商圈(41.0%)排在前列,其他还有:亲子互动体验(37.1%)、品尝当地特色美食(34.7%)、住特色民宿/酒店(30.1%)、体育赛事观赛(25.2%)等。

对余芝来说,美食在短途旅游的消费中排在第一位,她还喜欢参加一些不太危险的娱乐活动,但不喜欢打卡网红景点和商圈。“演出和展览我看得也比较少,因为觉得周边城市的文化活动还不太多,宣传得也少。”

提升“3小时旅游圈”的消费活力,63.9%的受访者希望周边城市完善景区接驳、停车场等服务和基础设施,60.1%的受访者期待开发高质量文旅产品,46.3%的受访者认为要深挖文化差异,突出地方特色,45.1%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差异化路线,43.2%的受访者希望优化消费场景。

“首先要有方便、清晰的指引,比如一些景点,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度很高,我们看到后找过来,但如果没有明显的路标,就比较容易迷路。”余芝说,有时一个景点在网上爆火了,但相关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希望各地能多关注热点,加强配套建设。

余芝觉得,如果在“3小时旅游圈”内吃到的、买到的都是雷同的东西,就会觉得挺没意思,她希望这些周边城市的美食街、文化集市差异化发展。“小吃街上应该有更多当地的特色小吃,让更多的手艺人把当地特色文化、美食展示给大家。”

李莘琦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有关上海周边游的攻略和帖子,介绍了附近的城市、高铁情况等,她觉得这些内容的帮助比较大,“如果‘3小时旅游圈’的城市举办一些促进消费的活动,比如品牌特卖、消费周等,也能吸引大家前去”。

此外,36.6%的受访者期待提升住宿、餐饮等服务品质,17.3%的受访者希望加强安全管理与宣传引导。

受访者中,男性占40.2%,女性占59.8%。00后占14.0%,90后占50.1%,80后占29.6%,70后占5.7%,60后占0.6%。

(应受访者要求,李莘琦、余芝为化名)

王品芝 张馨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03日 04版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网购发生问题后找不到卖家?新规来了!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首个市场监管行业标准——《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自然人网店监管存漏洞“目前,自然人网店约占平台内经营者总量的57%,是网络交易经营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量的自然人网店既是活跃平台经济的重要主体 [详细]

春暖花开,科学减重正当时!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褪去厚重的冬衣后,许多人开始关注身材管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医学中心主任张卿表示,春季是户外运动的好时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详细]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报社编委会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8510915000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