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综合征”来了 该如何调适身心?

2025-05-06 06:27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节后综合征”来了 该如何调适身心?

2025年05月06日 06:27   来源:新华网   

“五一”假期结束后,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做事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吃饭都不香了……这可能是“节后综合征”找上门了。如何在假期后调整好身心状态?专家来支招。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陈策介绍,“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长假或节日后重新投入工作、学习时,因身心调节失衡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属于短暂的身心适应障碍。主要表现有疲劳乏力、头晕头痛、肠胃不适、睡眠紊乱等身体症状,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效率低下,焦虑烦躁、情绪低落,对工作或学习产生排斥感等心理症状。

陈策分析,产生这些症状的常见诱因有:休假期间作息紊乱,暴饮暴食、大量进食油腻不易消化食物、过量饮酒等加重身体负担,外出游玩、走亲访友导致身心疲惫,节后突然从假期的休闲状态切换到紧张节奏心理落差大等。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精神科主治医师马新欣建议,要减少或避免“节后综合征”的发生,我们可以提前缓冲调节,在假期结束前1至2天逐步恢复规律作息,例如不再熬夜、恢复正常睡眠时间、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用热水泡脚或阅读纸质书助眠。同时,可以进行适度运动,如通过散步、瑜伽、慢跑等帮助身体找回节奏。假日期间应规律饮食,避免大量进食高油、高糖食物,增加蔬菜、粗粮、新鲜水果和优质蛋白饮食,饮用含酒精、糖、茶碱、咖啡因的饮料需适度。节后复工首日可以先整理待办清单,从简单任务入手重建信心,午休时进行15分钟闭目养神,或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平复焦虑情绪,快速恢复精力。

陈策表示,通过系统性的身心调整,“节后综合征”的影响可有效缓解。多数人经过3至7天的调整可自然恢复,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情绪或心悸、持续失眠等躯体化症状,建议寻求心理医生或专科医师帮助。  (蔺娟)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掌握“四藏”,科学“猫冬”还要避开“三个误区”

魏瑜表示,深冬时节寒邪渐盛,阳气易被耗散,藏阳气就是通过科学防寒保暖,助力阳气内敛,避免寒邪入侵。针对不同体质人群,魏瑜还推荐了几款医院特色代茶饮: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阳虚体质者,可饮用桂圆红枣生姜茶,温阳补气。避免过度思虑和焦虑,学会调节情绪,让精神与自然同藏,为冬季养生筑牢心理防线。 [详细]

“沥米饭降糖”引发热议 专家提醒:盲目跟风或付出营养代价

对于血糖偏高的人群而言,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平稳控糖,是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关键课题。但大量临床数据表明,食用‘沥米饭’与普通米饭后,人体餐后血糖的变化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差异,所谓的‘降糖’效果其实微乎其微,远不能达到临床控糖的要求。这样的顺序能通过蔬菜和蛋白质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 [详细]

每晚起夜四五次?小心高血压悄悄伤害肾脏

医生,近半年来,我每晚都起夜四五次,小便还带着很多泡沫,像洗衣粉泡沫一样不消散。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沧桑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到罗爹爹有15余年高血压病史,血压常年徘徊在170~180/90~100毫米汞柱,检查发现罗爹爹的尿蛋白阳性,考虑其为高血压肾病早期改变。肾功能减退,长期的高血压肾损伤会导致肾功能减退,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