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崩裂”频发 最坚硬的器官为何如此脆弱?
近日,某歌手在演出中牙齿被话筒磕碎的消息引发热议,日常生活中,类似吃饭咬到硬物导致牙齿崩裂的案例也屡见不鲜。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为何如此“不堪一击”?为此,记者专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口腔科医生辛璐,为大家揭开牙齿意外损伤的真相。
辛璐解释,很多人对牙齿的硬度有误解,实际上牙齿并非“全硬构造”。牙齿的坚硬主要源于外层的牙釉质,作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牙釉质硬度接近石英石,能承受数百斤的咬合力。但这种“坚固”存在局限性:一方面,牙釉质虽然硬度高,却缺乏弹性,受到瞬间冲击力时易发生脆性断裂;另一方面,牙齿内部的牙本质、牙髓等结构相对脆弱,一旦牙釉质破损,后续损伤风险将大幅增加。“就像陶瓷碗,表面坚硬但怕磕碰。”辛璐举例,话筒撞击、咬到骨头或坚果壳时,牙齿瞬间承受的冲击力远超日常咀嚼压力,加之牙齿本身可能存在微小裂纹,外力作用下极易崩裂。
除了明显的外力撞击,生活中许多习惯也在悄悄削弱牙齿的“抵抗力”。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咖啡、红酒等酸性饮品,会缓慢腐蚀牙釉质;冷热交替进食,如刚吃完火锅就喝冰水,易导致牙齿产生微裂纹;用牙齿开瓶盖、撕包装袋或夜间磨牙等非咀嚼行为,会持续损伤牙釉质,降低牙齿抗外力能力。此外,龋齿、牙周炎、牙隐裂等口腔疾病会破坏牙齿结构完整性,例如龋齿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使牙体组织变脆,咬硬物时更易折断。
若发生牙齿意外损伤,辛璐建议尽快就医。轻微崩裂若仅牙釉质小部分缺损,应避免冷热刺激,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补牙修复;若牙冠折断露出牙髓,则需尽快前往医院处理,评估是否需要行牙体牙髓治疗;若牙齿完全从口内脱出时,则需立即将牙齿放入牛奶或生理盐水中浸泡,或含在舌下保持湿润,即刻就医,因为牙齿离体时间越短,再植成功率越高,为医生提供了黄金救治保牙时间。
此外,想要避免牙齿“意外受伤”,辛璐给出实用建议。日常防护方面,使用含氟牙膏,每天至少刷牙两次,饭后用牙线清洁牙缝,减少酸性饮品摄入,喝完及时用清水漱口;特殊人群如歌手、运动员等高危职业人群,建议佩戴定制护齿套,长期夜间磨牙者也可使用夜磨牙合垫;同时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牙隐裂等隐患,早干预早治疗。
“牙齿虽坚固,但需要科学呵护。”辛璐提醒,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定期检查,才能让这副“终身使用的咀嚼工具”陪伴我们更久。(马相 王品唯)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