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17时57分芒种:孟夏将尽 仲夏登场

2025-06-04 06:29 来源:新华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5日17时57分芒种:孟夏将尽 仲夏登场

2025年06月04日 06:29   来源:新华网   

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57分将迎来芒种节气,意味着孟夏将尽,仲夏登场。农谚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此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喜逢收麦,“一川麦浪镰初试,争得夏粮粒粒归”;南方地区则忙于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民以食为天,喜乐在其中。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夏季的节气大多与农事有关,如小满意味着麦子开始成熟,而芒种则提醒人们,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到了。

芒种前后,气温显著升高。“芒种时小麦已经成熟,人们要争分夺秒地收割麦子。农谚说:‘芒种忙,麦子黄,好似龙口去夺粮’。‘龙口’指的是降雨,收割麦子时最怕下雨,因为下雨会直接影响麦田的产量。所以,有农谚调侃地说:‘种在地里都是草,收回囤里才是粮’。”王来华说。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在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刻,人们不辞辛劳地在水田中劳作,一块块稻田换上了新绿。“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秧苗从水中探出头,远远望去,宛如翠绿毯子铺在宽阔的水田上,绘就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天然画作。

旧时,割麦和插秧都非常辛苦,忙的时候常常会人手不够。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就描绘了一幅“男女老少齐上阵”的画面:“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插秧歌》则刻画了一个“全家总动员”的场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芒种,既是收获成果又是播种希望的时节。愿所有的人,尤其是即将在这个时候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都能辛苦耕耘,快乐收获,让梦想成真。(周润健)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间隔年在家,年轻人如何与父母相处

年轻人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诉求,也要站在父母的视角思考问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与父母交流,营造尊重包容的对话氛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边界应是弹性的、清晰的,要避免孩子绝对不让父母跨界或父母随意跨界等边界的极端化。真正的独立不是逃离父母,也不是年龄到了,而是通过自我成长让父母放心,自己确实可以照顾好自... [详细]

壳煮水能去火 荔枝真的自带“上火解药”?

今年是荔枝丰收大年,在人们为荔枝自由而高兴时,容易上火的荔枝,也给人们带来一丝甜蜜的苦恼。李博说,对荔枝壳的介绍,虽说有零星古籍记载,但现阶段并未形成荔枝壳入药的业界共识,临床也未有应用。夏季,适当吃些应季的荔枝对身体有助益,荔枝能补肝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以及补心安神。荔枝吃多了上火,... [详细]

假期护眼正当时!“视力存款”保管好

暑假来临,孩子们喜迎假期,或游览祖国河山,或参与体育锻炼。张钰表示,无论孩子是否近视,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建立视觉健康档案是守护视力的基石。据悉,视觉健康档案主要包含3项关键指标,包括远视储备、近视度数和眼轴长度。2021年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规宣传专项整治,强调在目前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