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关于“吃”的流言要当心

2025-09-02 06:41 来源:新民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这些关于“吃”的流言要当心

2025年09月02日 06:41   来源:新民晚报   郜阳

  干货没有保质期?没籽的西瓜用激素干预过,吃多了有害健康?科普之路任重道远,8月科学流言榜,都和“吃”相关。

  流言1 干货不含水分,也没有保质期,可以长期存放?

  真相:事实并非如此,干货中其实也有水分。坚果类干货中的水分一般在10%以下,木耳、银耳、紫菜等的水分在10%—20%,腊肠、香肠等的水分在30%左右,在一定的温度与合适的条件下存在变质可能。不仅如此,干货中可能还藏着细菌、虫卵等,长期保存还可能霉变或生虫。所以,即便是干货,也需要及时食用,避免长期储存。

  关于“保质期”,公众可能有以下误区:首先,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保质期的概念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因此,只有预包装食品才有保质期,非包装食品则没有这一标识。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在购买散装非包装食品时,忽略食品的保存期限。其次,保质期仅适用于未拆封的食品。一旦食品被拆封,就不是“指明的贮存条件下的预包装食品”了,保质期也就对其不起作用了。最后,食品一般都有其储存要求,如果没达到其储存要求,或者购买的干脆就是散装食品,那其变质与否,何时变质,便不能简单地以保质期来判断。

  流言2 不要吃无籽西瓜,因为它们有激素干预,吃多了有害健康?

  真相:无籽西瓜通常指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由四倍体西瓜(母本)和二倍体西瓜(父本)杂交育成的。其中四倍体西瓜是通过秋水仙素(常用于治疗痛风,并非激素)处理普通二倍体西瓜使染色体加倍形成的。这样的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无法像正常普通西瓜那样配对,因而不能形成完整种子,所以果实基本无籽。从上面的步骤可以看出,这是多倍体育种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打了激素”。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让无籽西瓜顺利坐果,有时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氯吡脲)来辅助果实发育。但这些调节剂不同于动物激素,使用量和范围也受到严格监管。它们不会改变无籽西瓜的本质特性,更不会带来“激素残留”的健康风险。

  流言3 刚买回家的鸡蛋建议及时清洗,一些鸡蛋的蛋壳上沾有粪便,储存一段时间后会滋生细菌?

  真相:通常情况下,买回家的鸡蛋是无须清洗的,如果鸡蛋表面有明显的粪便污染,可以用保鲜袋分装后冷藏,也可以挑出并清洗后短期内吃掉。

  母鸡生蛋与排泄共用泄殖腔,导致蛋壳易沾染粪便等污染物,因此易携带致病细菌。而蛋壳表面的胶质层(壳外膜)如同天然保护膜,能阻隔细菌通过蛋壳气孔侵入蛋内。如果清洗鸡蛋,就会破坏这层保护膜,细菌更容易进入鸡蛋内部,导致鸡蛋腐败变质。因此,鸡蛋不清洗,更有助于鸡蛋长时间保存。

  不过,商超售卖的蛋壳干净的鸡蛋,大多是经过清洗的,但清洗时会严格控制水温,以免破坏表层膜,清洗后还会立即弄干,再喷上一层矿物油,以替代可能会洗掉的表层膜,减少微生物进入蛋内的机会。普通家庭很难做到上述清洗和喷涂保护,所以不建议清洗,避免加速鸡蛋变质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这些关于“吃”的流言要当心

关于“保质期”,公众可能有以下误区:首先,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保质期的概念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因此,只有预包装食品才有保质期,非包装食品则没有这一标识。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在购买散装非包装食品时,忽略食品的保存期限。其次,保质期仅适用于未... [详细]

当心!“隐形视力小偷”藏在孩子手上

7岁孩子半年近视增加75度、8岁孩子暑假近视飙升75度、11岁孩子半年近视涨到125度。家长要限制电话手表里的不必要的功能,除了电话和定位之类的必要功能,游戏、视频、社交之类的功能最好都限制,这样才能防止孩子沉迷玩电话手表。陈蛟建议家长带孩子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视力检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或其他眼部健康的问题... [详细]

未成年人打耳洞引纠纷,消保委提醒 商家有核验年龄义务

15岁女生未经家长允许一次性打14个耳洞,并出现红肿发炎的症状,家长要求商家承担相应责任却遭拒。若孩子确有打耳洞等需求,为确保安全与健康,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执业医师在严格消毒规范下操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