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些药品 一定要谨慎驾车

2024-12-02 06:29 来源:今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吃了这些药品 一定要谨慎驾车

2024年12月02日 06:29   来源:今晚报   

  最近几日气温起伏不定,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高发期。有些症状不严重者为了不耽误工作,可能服完药后就开车出门上班了。交管部门提示,很多人都知道酒后不能开车却忽视了服药后的驾驶风险,其实“药驾”也潜藏着交通安全风险,危害丝毫不亚于酒驾、疲劳驾驶。

  据介绍,“药驾”是指驾驶人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这些药物服用之后可能导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头晕、视力模糊、反应迟缓等副作用,威胁到行车安全,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抗组胺药: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改善过敏反应,但服用后容易出现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副作用,会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判断力和反应速度。

  解热镇痛药:这些药物主要用于解热镇痛,但也可能引起头晕、嗜睡等副作用,尤其是在过量服用时更为明显。

  镇静催眠药:这些药物通过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诱导睡眠。服用后常有嗜睡、困倦、乏力、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影响驾驶人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降压药:这些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可能引起头晕、嗜睡、乏力等副作用,影响驾驶人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还有一些有利尿的作用或含有利尿剂的成分,从而导致多尿影响驾驶。

  降糖药:常见降低血糖药物有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如注射或服药过量,之后又未及时进餐,血糖的快速降低会诱发低血糖导致惊厥、昏迷、意识模糊等症状,对于驾驶人来说也是很危险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药物也需引起注意,抗心绞痛药可能引起头痛、眩晕、视物模糊反应。抗抑郁及焦虑药服用后可能产生运动协调障碍引起眩晕。含有乙醇成分的药物服用后会出现类似于酒驾的症状和反应。常见的镇咳药也会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嗜睡、全身麻木等不良反应。

  交管部门提示,想要规避“药驾”风险,在就医时要跟医生说明需要开车,尽量避免开出对驾车安全有明显不良作用的药物。此外,驾驶员在用药前应该详细阅读说明书,特别注意“用法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章节,避免超剂量服用。服药后尽量避免开车,建议休息6到8个小时后再驾车出行。行车途中有头晕、眼花、困倦等不适时,及时靠边停车休息,必要时就医处理。(胡智伟)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间隔年在家,年轻人如何与父母相处

年轻人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诉求,也要站在父母的视角思考问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与父母交流,营造尊重包容的对话氛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边界应是弹性的、清晰的,要避免孩子绝对不让父母跨界或父母随意跨界等边界的极端化。真正的独立不是逃离父母,也不是年龄到了,而是通过自我成长让父母放心,自己确实可以照顾好自... [详细]

壳煮水能去火 荔枝真的自带“上火解药”?

今年是荔枝丰收大年,在人们为荔枝自由而高兴时,容易上火的荔枝,也给人们带来一丝甜蜜的苦恼。李博说,对荔枝壳的介绍,虽说有零星古籍记载,但现阶段并未形成荔枝壳入药的业界共识,临床也未有应用。夏季,适当吃些应季的荔枝对身体有助益,荔枝能补肝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以及补心安神。荔枝吃多了上火,... [详细]

假期护眼正当时!“视力存款”保管好

暑假来临,孩子们喜迎假期,或游览祖国河山,或参与体育锻炼。张钰表示,无论孩子是否近视,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建立视觉健康档案是守护视力的基石。据悉,视觉健康档案主要包含3项关键指标,包括远视储备、近视度数和眼轴长度。2021年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规宣传专项整治,强调在目前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