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购海蟹 买回一堆当
直播间体态硕大 到家后秒变“幼崽”
直播购海蟹 买回一堆当
天津人有喜食海鲜的习惯,如今足不出户,鲜活的海蟹就会送到家,从网络直播间购买海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然而,随着直播带货的火热发展,一些销售海鲜的不良商家也趁机混入其中。日前,记者就亲自体验了一番从网络直播间购买海蟹,遇到了缺斤短两、商家宣传的与实际到手货品严重不符,品质不佳等问题。
读者反映: 到家海蟹明显缩水
“‘鲜鱼水菜’,海蟹到家分量差得不多,咱能接受。其中有两只死的,咱也忍了。但送到家的海蟹实在是太小了,和当时手机上看的差得太多了。”市民张大爷讲起自己的网购海蟹经历十分气愤。张大爷平时喜欢吃海鲜,看到直播间里主播展示的海蟹不仅个头大、蟹黄多,价格还十分实惠,主要是主播在屏幕上现场给装箱。见此,张大爷便心动购买了三斤。收到货后,张大爷发现海蟹重量不足,而且多只海蟹明显是死了一段时间了。更有甚者,当时网络上展示巴掌大的海蟹体型严重“缩水”。张大爷联系主播要求退款,客服的回答却是“我们卖的就是这么大的,上面写得很清楚,你不能只看主播当时给你看的。”在客服的指引下,张大爷才发现,产品说明上确实标注有“每只2到3.5两字样”。张大爷只能吃了哑巴亏。
记者亲历:
低价海蟹背后的真相
记者打开直播平台,搜索海蟹相关直播间。众多直播间中,一位操着本市口音的男主播的叫卖声格外响亮:“家人们,今天我们的海蟹大放送!平时在市场上买一只都要大几百,今天在我的直播间,三斤才328,而且还包邮到家!数量有限。”如此诱人的价格,瞬间吸引了大量观众进入直播间,屏幕上不断滚动着消费者下单的弹幕。
观看直播过程中,男主播还会用手中的钢叉拨弄金属盘内的海蟹。瞬间,盘内的海蟹爪子全部舞动起来。男主播还会偶尔拿起一两只海蟹,从屏幕中观看,蟹身大小几乎都超过了手掌。记者下单后,耳边很快就传来男主播的声音:“给尾号×××(记者手机号)的老板装三斤。”接下来,另一名男子快速将几只全部鲜活的海蟹装进泡沫箱中。记者立即在公屏上询问,自己购买的三斤海蟹一共有几只?男主播询问装箱男子后回答道:“七只。”
四个小时左右,记者发现送到家的泡沫箱内还有一个保温袋。当记者打开保温袋瞬间惊呆了。主播原本告知装了七只海蟹,可袋子内居然变成了13只。其中最小的海蟹长度只有10厘米左右。不仅如此,十三只海蟹中,只有八只是活的,而且还有三只明显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记者立即用电子秤称重,发现本应是1.5公斤的海蟹,实际称重只有1.44公斤。记者随即与客服取得联系,客服给出的答复同样是:“我们上面标得很清楚,就是有大有小。当时您听说给装了七只,有录屏吗?”闻听此言,记者也是百口莫辩。
业内揭秘:
不良商家惯用手法
“其实,这些都是不良商家惯用的手法了。”从事海鲜网络销售四年的刘先生向记者揭秘说。这些不良商家在镜头前展示的,其实都是他们特意准备的,就是俗称的“道具”。给你展示的那几只大海蟹,他们并不会实际给你装箱。拿到货的消费者看到总体还是活的,往往也不会因为死了两三只蟹而去向平台投诉。
谈起如何防范。刘先生说:“防范这种做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全程录屏。”消费者要求商家装箱、称重、封箱全程在屏幕前操作。如果商家拒绝,消费者就要询问买到海蟹的准确数量,并进行录屏。如果记者当时购买时不仅询问了数量,还进行了录屏,那么发现到家的海蟹与商家当时承诺的不一致时,就能提供商家欺诈的有力证据了。不仅和客服交涉过程中不会出现“打嘴架”现象,还能向平台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进行维权了。
(崔楠)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