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假冒保险从业人员实施诈骗 买车险勿轻信“内部价格”

2025-04-11 06:36 来源:今晚报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保险需求日益旺盛,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有人对保险业务不熟悉的情况,假冒保险从业人员实施诈骗。

  2024年3月至10月间,李某通过社交媒体、电话等方式联系车主,谎称自己为某保险公司员工,虚构能为他人汽车办理汽车保险的事实,通过微信转账、支付宝扫码转账方式,骗取了陈某、王某等23名被害人钱款共计8万余元,赃款全部挥霍或偿还个人债务。

  东丽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李某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且自愿认罪认罚,可予以从轻、从宽处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判决被告人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法官提醒

  购买车险应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官方App或者授权代理机构办理,切勿轻信“内部价格”“团购优惠”“超低价”等宣传。核实业务员身份,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销售人员资质以及保单真伪。若对方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或者非对公账户,务必提高警惕,避免被骗。(常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有人假冒保险从业人员实施诈骗 买车险勿轻信“内部价格”

2025年04月11日 06:36   来源:今晚报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保险需求日益旺盛,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有人对保险业务不熟悉的情况,假冒保险从业人员实施诈骗。

  2024年3月至10月间,李某通过社交媒体、电话等方式联系车主,谎称自己为某保险公司员工,虚构能为他人汽车办理汽车保险的事实,通过微信转账、支付宝扫码转账方式,骗取了陈某、王某等23名被害人钱款共计8万余元,赃款全部挥霍或偿还个人债务。

  东丽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李某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且自愿认罪认罚,可予以从轻、从宽处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最终判决被告人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法官提醒

  购买车险应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官方App或者授权代理机构办理,切勿轻信“内部价格”“团购优惠”“超低价”等宣传。核实业务员身份,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销售人员资质以及保单真伪。若对方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或者非对公账户,务必提高警惕,避免被骗。(常健)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频繁挖鼻孔、用力擤鼻涕、随意拔鼻毛…… 呵护鼻腔:小习惯影响大健康

鼻部健康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鼻腔作为呼吸系统的门户,是空气净化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多种疾病发生的“源头”。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钟诚介绍,鼻部虽小,却承载着呼吸、嗅觉、免疫等重要功能。一个成年人鼻腔里内衬的黏膜面积约有120平方厘米至150平方厘米。 [详细]

多种极端天气来袭!这些防范需注意

多种极端天气将从11日开始影响中国南北。中央气象台10日发布天气预报,预计11日至13日,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 南北方出现的多种特殊天气如何演进?公众需了解哪些天气资讯、做好哪些防范? [详细]

网购发生问题后找不到卖家?新规来了!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首个市场监管行业标准——《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自然人网店监管存漏洞“目前,自然人网店约占平台内经营者总量的57%,是网络交易经营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量的自然人网店既是活跃平台经济的重要主体 [详细]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报社编委会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8510915000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