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转账借钱不还 电子借条法律认吗?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生活每一处的当下,借款方式早已不是面对面“一手交钱,一手写借条”那么简单。掏出手机,轻点几下,电子借条就能轻松生成。但这看似便捷的电子借条,能作数吗?它在法律上究竟有没有效力?近日,本市宝坻法院宣判这样一起案例。
小红多次向小黄借款,小黄通过微信转账等方式向小红交付出借款项,经双方核算,小红于2024年6月1日通过微信确认欠小黄借款20000元尚未偿还,并通过“腾讯电子签”签订电子借条一份。此款至今未还。因此,小黄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小红返还小黄借款20000元;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本案中小红向小黄借款,小黄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向小红交付出借款项,双方形成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小红未及时偿还借款,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关于借款金额,双方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及电子借条相符,确认小红欠小黄借款20000元,此款应予偿还。于是,法院判决小红返还小黄借款20000元。
法官说法
电子借条是通过电子方式签订的借款合同,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创建、签署、存储和管理的电子化借贷凭证。可否以电子借条的形式订立合同?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合同的订立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电子借条作为以电子数据交换、形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被视为书面形式。
因此,电子借条符合借款合同订立的形式要件。电子借条能否作为证据提交?可靠正规的电子借条具备法律效力,可以被作为证据。电子借条的实现得益于法律合规性、数字身份认证、加密技术及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手段,可实现电子签名防篡改、电子数据全程留痕以及数据的端到端加密,从签署、存证到催收记录均得以实现完整保存,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电子数据的要求。
法官提醒
电子合同签订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是电子借条或电子合同需要借助正规可靠的平台签订,如可以在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或WPS Office等App上搜索“电子借条”“电子签”等关键词,选择合适签订平台。
二是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文书都可以采用电子签名的形式订立。根据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下列文书不得使用电子签名:
(一)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
(二)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常健 张文静)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