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靠代糖减肥可能适得其反

2025-04-25 06:32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研究发现:靠代糖减肥可能适得其反

2025年04月25日 06:32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4月18日报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近日报道,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无糖汽水和其他零卡路里或低卡路里食物与体重增加之间的关联愈发紧密。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23年5月就发布了一项建议,称不要使用代糖来减肥。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弗朗西斯科·布兰卡博士当时说:“用非糖甜味剂替代游离糖并不能帮助人们长期控制体重。”

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摄入过多的人工甜味剂如三氯蔗糖可能会适得其反。

增强饥饿信号

研究发现,当人们饮用含有三氯蔗糖的饮品时,三氯蔗糖并不会让大脑发出少吃的信号,反而会增加食欲。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凯蒂·佩奇博士说:“三氯蔗糖会激活大脑中调节饥饿感的区域,这种激活反过来又会引起更强的饥饿感。”佩奇是医学副教授,同时也是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糖尿病与肥胖研究中心主任。

佩奇说,事实上,那些饮用过含三氯蔗糖饮料的人表示,与饮用含食糖饮料相比,他们的食欲增加了近20%。

在美国,三氯蔗糖是“善品糖”等代糖的关键成分。在欧洲,三氯蔗糖被称为E955,在一些品牌的代糖中都能找到。

这项研究只调查了三氯蔗糖的影响,并未研究其他受欢迎的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和糖精钠。

预防医学与生活方式专家戴维·卡茨博士表示:“这是一项质量非常高的研究,采用了最先进的方法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卡茨说,研究的作者们仔细解读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有力证明了“零卡路里甜味剂,尤其是三氯蔗糖,会干扰正常的食欲调节,从而可能对体重控制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而“善品糖”生产企业发言人则表示,低卡路里和零卡路里的甜味剂得到了其他研究和专家推荐的支持。

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增强哺乳动物大脑发出的饥饿信号,这一观点并不新鲜。佩奇曾共同撰写的一项先前研究还发现,女性和肥胖人群对此尤其敏感。

卡茨说:“动物研究已经暗示了其中的一些影响。据我所知,这是迄今为止在人类身上针对食欲中枢受到的直接影响所做的最具决定性的研究。”

身体里的所有细胞都需要葡萄糖来供能。大脑是最大的消耗者,它消耗掉了血液中一半的糖分。然而,大自然让大脑对天然糖分做出反应,比如在水果和一些蔬菜中发现的葡萄糖。

佩奇说,因此,人工甜味剂似乎会让大脑产生混乱,因为它虽然发出了甜味信号,却没有提供大脑所需的热量。科学家们推测,当预期的卡路里没有到位时,大脑可能会发出吃更多东西的信号。

影响决策能力

这项发表在《自然-代谢》杂志上的新研究要求75个人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分别饮用三种饮品中的一种:普通水、含食糖(蔗糖)的水以及含三氯蔗糖的水。

每次测试时,研究团队都会先检测受试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然后进行一次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脑部扫描,通过追踪血液流动来捕捉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情况。

佩奇说:“他们接受完扫描后,再饮用三种饮品中的一种,然后再进行扫描。”

佩奇说,一杯饮品含有300毫升水和75克糖(蔗糖),这相当于一罐16盎司(约合454克)的含糖汽水。另一杯饮品含有足以达到相同甜度的三氯蔗糖。第三杯饮品是普通水,作为对照组。

在扫描脑部期间,佩奇和她的团队在受试者饮用饮品后的10分钟、35分钟和120分钟又进行了一轮血液采样,并让受试者对自己的饥饿程度进行评分。

费城非营利组织莫内尔化学感觉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凯尔·伯格说:“这项研究特别有说服力之处在于,它在同一批受试者身上采用了重复测量的方法,并且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如脑部成像、抽血和主观评分来检验他们的假设。”除了发现含三氯蔗糖饮品会使饥饿感增加约17%之外,佩奇和她的团队还发现,大脑中其他负责控制动机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随之增强了。

佩奇说:“三氯蔗糖似乎会影响你的决策能力。例如,我们发现下丘脑和前扣带回皮层之间的大脑连接增强了,而前扣带回皮层负责控制决策的风险和回报。”

此外,佩奇说,血液检测表明,三氯蔗糖并没有影响大脑用来判断我们何时感到满足、不再饥饿的激素分泌。

她说:“没有信号,根本没有信号。虽然有甜味信号,但没有激素信号告诉你已经饱了。三氯蔗糖对那些激素没有影响。”

然而,卡茨说,并非每个人对三氯蔗糖的综合影响的感受都是一样的。

他说:“例如,那些有胰岛素抵抗的人可能特别容易因三氯蔗糖而导致正常的食欲控制受到干扰。”

专家建议少吃

佩奇说,如何应对身体对人工甜味剂产生的反应,目前的建议很复杂。美国糖尿病学会告诉有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人,可以使用零卡路里的饮品和食物,但要适量。

佩奇说:“我是一名内分泌学家,我也会接诊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我永远不会建议让人们多喝或多吃含糖的东西。”

她说:“相反,我会告诉我的患者,不要依赖无热量甜味剂来替代糖,并且尽量减少膳食甜味剂的总摄入量。”

卡茨对此表示赞同,他更倾向于建议一种味蕾“修复”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总体上对糖的使用,无论糖的形式如何。

卡茨说:“真正健康的饮食从一开始就很少添加糖,因此也就不需要用三氯蔗糖及相关化合物来‘替代’糖了。”

他说,就像很多人已经减少了盐的使用量一样,通过训练味蕾减少对甜食的渴望,减少甜味剂的使用量也是可能的。研究表明,经过训练后味蕾会有反应,曾经觉得美味的含糖食物现在会觉得甜得发腻,对于盐来说也一样,曾经觉得合适的咸度现在会觉得太咸了。

卡茨在之前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首先要在那些你可能没有意识的增甜食物中找到隐藏的糖来源。

卡茨说:“如果我要求你抵制生活中所有的甜点,你可能会反抗,或者做不到。但是,在那些吃起来不甜的食物中也隐藏着大量的添加糖和甜味剂——沙拉酱、意大利面酱、面包、饼干,甚至是咸味薯片里都有。”

他说,通过选择不含甜味剂的产品,人们有可能在还没接触到那些你真正认为应该是甜的食物之前,就将每天糖或甜味剂的摄入量减少“三分之一,甚至可能是一半”。(编译/涂颀)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几个典型案例化解消费者维权痛点

重庆高院近日发布涉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分别涉及民宿游客隐私保障、网购食品安全保护、预付式消费纠纷化解等热点民生问题,以案释法,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提醒商家依法规范经营。入住民宿被偷拍,经营者是否担责?网购一分钱零食,收到的货变质,能否主张商家赔偿?预充值后遭遇“闭店”,钱还能要回吗…… [详细]

这些情形算不算工伤?以案说法明晰规则

超龄农民工午休时突发疾病,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卖骑手从平台下线后闯红灯超速行驶,与货车相撞身故……上述情形,能否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4月18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发布工伤认定类行政案件典型案例。在其中一起案例中,年满60周岁的韩某在一家建设公司工地干杂工 [详细]

运动消费市场更趋专业化、细分化

北京的陈女士上周末刚参加完某运动品牌组织的朝阳公园AR舒适跑活动。“我每天都要运动,非常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4月初,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