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快走可降低心律失常风险

2025-04-27 06:15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研究发现快走可降低心律失常风险

2025年04月27日 06:15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报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4月17日报道,最新研究称,快走可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

  这是《心脏》杂志15日发表的一项新的大型研究给出的结论。该研究发现,与慢速行走相比,中速和快速行走可分别将各种心律失常的风险降低35%和43%。

  心律失常指的是心房颤动、慢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在心脏的上腔或心房开始出现不规则和快速的心跳。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心率异常缓慢,通常低于每分钟60次,而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至100次。当心脏的下腔或心室跳动过快时,就会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亨利·梅罕公共卫生教授、资深研究作者吉尔·佩尔博士在电子邮件中说:“步行的好处在于,人人均可步行。无需花钱去健身房或买健身器材。你只需要走出家门,继续走下去就行了。”

  根据2024年的一项研究,全世界有近6000万人患有房颤。佩尔说,研究无法确定其他心律失常的患者数量,但总体而言,心律失常患者心脏病发作、中风以及早亡的风险更高。

  佩尔说,此前仅有一项关于步行速度和心律失常的研究,且只关注了其中一种心律失常。此前的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与心血管等疾病相关,所以我们想知道这与心律失常是否也有关联”。

  作者们研究了2006年至2010年期间英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研究招募的成年研究对象的健康和活动数据,该研究跟踪了英国50多万年龄在40至69岁之间人群的健康状况。参与者填写了调查问卷,根据自身步速是较慢(时速低于4.8公里)、中等(时速4.8至6.4公里)还是较快(时速高于6.4公里)进行了回答。

  在平均13年的随访期间,9%的参与者出现了心律失常。

  佩尔说:“我们有超过42万人的步行速度数据报告,以及近8.2万人的加速度测量数据。数据显示,每天以中速(时速4.8至6.4公里)步行5至15分钟就足以将风险降低。”

  作者们发现,这种关联在60岁以下、无肥胖、有高血压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史的人群以及女性中最为明显。

  佩尔说:“尽管女性患房颤的可能性低于男性,但有房颤的女性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要高于有房颤的男性。”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洛杉矶西达赛奈医疗中心斯米特心脏研究所预防心脏病学主任、心脏病专家玛莎·古拉蒂博士认为,这项研究证实了她和其他人早前的相关研究,即体育锻炼对改善房颤有好处,且这种关联在女性群体中更为明显。她补充说:“这表明,预防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快走。”

  研究报告的作者们说,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因而无法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

  纽约大学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心心血管健康营养学主任肖恩·赫夫伦补充说:“慢速心律失常或室性心律失常是非特异性的,因而可能存在其他很多原因。与房颤相比,它们与生活方式因素的关联要小的多。”

  佩尔说,在快走带来的好处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因为快走“能降低胆固醇、血糖和血压,让人不容易发胖”,且这些指标的降低也会降低心率失常的风险。

  虽说快走似乎要好过慢走,但“只要迈开腿,就是进步”,古拉蒂说,“慢走只是开始,走的越多,你的步伐就会越轻快”。(编译/文怡)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几个典型案例化解消费者维权痛点

重庆高院近日发布涉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分别涉及民宿游客隐私保障、网购食品安全保护、预付式消费纠纷化解等热点民生问题,以案释法,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提醒商家依法规范经营。入住民宿被偷拍,经营者是否担责?网购一分钱零食,收到的货变质,能否主张商家赔偿?预充值后遭遇“闭店”,钱还能要回吗…… [详细]

这些情形算不算工伤?以案说法明晰规则

超龄农民工午休时突发疾病,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卖骑手从平台下线后闯红灯超速行驶,与货车相撞身故……上述情形,能否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4月18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发布工伤认定类行政案件典型案例。在其中一起案例中,年满60周岁的韩某在一家建设公司工地干杂工 [详细]

运动消费市场更趋专业化、细分化

北京的陈女士上周末刚参加完某运动品牌组织的朝阳公园AR舒适跑活动。“我每天都要运动,非常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4月初,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