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时节别让“毛孩子”热情变伤害
春夏季节,犬、猫等动物进入发情期、换毛期,容易情绪焦躁、动物伤人事件进入高发期,狂犬病毒感染风险增加。如何与“毛孩子”快乐相处,保障好自身和家人的安全?4月26日,记者联系采访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宁少奇,梳理了一份预防狂犬病实用指南。
狂犬病病毒凶猛 传播途径需警惕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炎和死亡。发病后会出现恐水、畏光、怕风等症状,致死率几乎为100%。
走在街头遇到流浪猫狗,很多人总想逗一逗,医生提醒“尽量别接触”。据悉,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病毒的犬类,猫紧随其后,狼、狐狸等野生动物同样是“危险分子”。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也十分直接。凡是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是破损皮肤、黏膜沾上带毒唾液都可能中招;少数人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人被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极少超过1年。
狂犬病无特效治疗 专家教你做好防护
目前狂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正确预防是其关键所在,宁少奇医生教你三招做好防护:
第一招:为宠物撑起“免疫伞”。每年定期为“毛孩子”接种狂犬病疫苗,幼崽满3月龄即可接种。注意遛狗牵绳、避免宠物与流浪动物接触、领养流浪动物先隔离观察 10天并及时接种疫苗……这些看似麻烦的操作,其实是守护宠物和家人健康。
第二招:远离危险行为。别在猫狗进食、睡觉时打扰它们,更别随意逗弄流浪动物。家长要教育孩童,不触碰野生动物的尸体,被动物追赶时保持静止,避免尖叫奔跑。如果猫狗开始攻击,尽量用衣物、胳膊护住手、头面部。
第三招:受伤后立即“抢时间”。被高风险动物抓伤、咬伤后,规范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就是在“与死神抢时间”。因为每个人发病前,潜伏期长短并不确定,因此暴露后处置时间应越早越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家养的猫、狗咬伤或抓伤后也需要进行规范化处置。
陕西犬伤门诊超160家 可线上查询
记者获悉,目前陕西省犬伤门诊有160余家,门诊的名单、地址和电话可以通过登录“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查询。在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第一时间前往犬伤门诊进行规范化处置。
目前,狂犬病疫苗有两种免疫程序:第一种简称“5针法”程序,即在第0天(第1剂接种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第二种简称“2-1-1”程序,即在第0天接种2剂狂犬病疫苗,在第7天、第21天各接种1剂。其中,“2-1-1”程序只适用于我国已批准可以使用“2-1-1”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
专家表示,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不影响胎儿。哺乳期妇女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以继续哺乳,不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王江黎)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