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消费者组织提示 警惕第三方平台捆绑“套餐”

2025-07-08 06:2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多地消费者组织提示 警惕第三方平台捆绑“套餐”

2025年07月08日 06:2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刘文新

日前,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青海、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8地消费者组织,发布暑期旅游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第三方平台捆绑“套餐”,共助消费者假期旅途行得安心、花得明白、游得尽兴。

9地消费者组织提示,消费者出行前要多方查阅目的地信息,警惕网络平台过度美化的图文和视频广告,可同时参考官方旅游指南、权威媒体发布以及游客真实评价,尤其关注差评反映出的核心问题,保持清醒选择。仔细阅读旅游合同条款,着重关注行程安排、住宿餐饮标准、自费项目明细等,避免事后无据可依。

消费者在预订机票、车票时,要选择官方平台或信誉良好的代理商,警惕第三方平台捆绑销售的各种“套餐”,看清是否包含不必要的附加服务费用。根据民航局通知,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乘坐境内航班出行的旅客,出行前应检查充电宝是否合规。

旅游途中,消费者在餐馆点餐前要主动询问价格,尤其对于时价海鲜、特殊食材等易产生高额费用的菜品,看清计量单位和价格。对于街头小吃,注意观察卫生条件,确保食物来源可靠新鲜。根据就餐人数选择“小份菜”,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在选购珠宝玉石、药材、保健食品、地方特产时,多看少动,货比三家。对索道、游船、演出、特色体验等自费项目,参与前务必了解具体内容、时长、费用构成等,理性选择,不要盲目跟风或被导游鼓动。在境外旅游购物时,不轻易委托导游或他人代理购物,谨防个别导游通过代理购物的方式推荐质次价高的商品。

消费者要养成保留合同、行程单、发票、收据、支付记录、照片、视频、录音等证据的习惯。发生消费纠纷时,可以尝试与经营者进行沟通协商,清晰表达诉求。若协商无果,可通过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全国消协智慧315微信小程序、当地消费者组织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咨询投诉,也可向文化和旅游部门投诉。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国家疾控局:夏季这样防控登革热

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登革热防控指南健康提示,提醒公众我国进入夏季登革热高发期,建议日常生活做好防范。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防控指南明确,要做好物理屏障防护,免受蚊子叮咬,尽量选择配备纱门、纱窗的居住环境。要掌握科学驱蚊的措施,建... [详细]

公安部交管局提示:驾车勿使用手机分心驾驶

近期,多地接连发生因驾驶人驾车时使用手机分心驾驶和疲劳驾驶导致的多人伤亡事故。针对疲劳驾驶情况,公安部交管局提示,身体疲劳状态下,极易出现视线模糊、精神恍惚、反应迟钝、瞬间记忆消失等情况,严重时还会短暂睡眠,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夏季出行前可以准备提神醒脑、防暑降温用品,防范疲劳驾驶。 [详细]

警惕打着“零利息”等旗号的网贷陷阱

近期,部分青年消费者因盲目超前消费、大额借贷增多,导致超出自身还款能力而陷入债务困境,不仅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甚至对未来发展和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青年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和财富观,将精力聚焦于个人成长和能力提升,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消费主义,弘扬节约正能量,引领消费新风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