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出行,当心“经济舱综合征”

2025-07-11 06:53 来源:长沙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暑期出行,当心“经济舱综合征”

2025年07月11日 06:53   来源:长沙晚报   

近日,“女子坐11小时飞机后心跳骤停”冲上热搜,引起网友极大关注和热议。经医生诊断,该女士是因久坐飞机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肺栓塞,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经济舱综合征”。什么是“经济舱综合征”?出现什么症状要警惕“经济舱综合征”,如何预防?长沙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金静提醒,暑假期间,不少人开启美好的旅行,但在乘坐飞机、高铁、大巴车或者长途自驾的过程中,一定要警惕“经济舱综合征”。

长途旅行久坐不动,他们出现血栓症

据报道,7月3日,30岁的李女士从新西兰乘坐航班飞行约11小时后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10分钟左右,她突然晕倒在地。尽管机场医生迅速展开急救并将其送往附近医院,但经检查发现其已出现心室颤动且心跳停止,最终抢救无效去世。据医生透露,李女士的直接死因是肺栓塞,而长时间久坐导致血栓症被认为是主要诱因。

类似事件已不止一次发生。45岁的孙先生坐了4小时飞机后,又连开4小时的会,突然感觉喘不上气、眼前发黑、胸闷且痛。经检查,孙先生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情况非常凶险。好在医治及时,孙先生最终健康出院。

身体健硕的老王也没想到,他会因为一次旅游而和“死神”擦肩而过。老王和老伴利用假期到澳大利亚玩了一趟,经历约10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回到长沙后,自觉胸闷、胸痛、气短、喘不过气来。家人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老王被送到医院得到及时救治。医生说,他患的是肺栓塞。原来,整个飞行途中老王几乎没离开过座位,也没喝几口水,加之机舱内空气干燥导致人体血液黏稠,更易形成血栓。

医学上,此类因长途旅行久坐引发的血栓症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是指乘客由于长时间坐在相对狭小的座位上不动,导致双下肢静脉血液淤积发生凝固形成血栓。起身活动后出现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血液回流至右心室,再进入肺动脉造成肺栓塞,严重时可猝死。

为何长途旅行易出现“经济舱综合征”

金静解释,人体的静脉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平时输液、抽血,肉眼可见的“青筋”就是浅静脉。深静脉走行于人体深部组织当中,肉眼是看不见的。当血液在深静脉里非正常凝结就会形成血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四肢,尤其是下肢最为常见。

“很多血栓都是‘坐’出来的,不仅长途飞行会引发‘经济舱综合征’,长时间坐火车、自驾车、打麻将、玩电脑、伏案写作等,均易因下肢长时间静止不动而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金静表示,血管是人体血液流通的管道,就像是连通各个器官的“水管”。如果水中掺杂着很多杂质,而水流又相对缓慢时,里面的杂质就容易结块、沉积、滞留。一旦水流、水压出现变化,这些滞留的大块杂质会被冲向远端,随之阻塞某些“管道”,造成水流不畅甚至断水的情况。

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高凝、血流缓慢和血管内膜损伤。长途旅行中,车厢或机舱内空气反复循环容易造成缺氧,为了少上厕所而减少饮水量,这些因素使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些人习惯一上车或飞机就在座椅上睡觉、静坐休息,或者长时间开车使下肢保持一种姿势不变,久坐不动使得血液流动缓慢……种种因素相互作用,血管内就非常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要么堵住血管导致血液瘀滞,要么顺着静脉血管一路回流到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从右心室推入肺动脉。由于肺内血管越来越细,血栓最后堵住肺部血管,一旦肺部血管被大面积的血栓堵住了,患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气促、胸闷、虚脱、晕厥、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严重者心动过速和呼吸停顿,甚至心跳骤停。

金静提醒,一旦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经济舱综合征”:

局部肿胀:长时间久坐,可能导致静脉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影响静脉内压力,导致组织外渗,出现局部肿胀症状。

疼痛:长时间坐在狭小的座位上,腿部血流不畅,可能形成静脉血栓,血栓逐步增大或者脱落后堵塞静脉,导致静脉走行部位出现缺血性疼痛。

呼吸困难:在乘车或乘机过程中持续吸入重新过滤的干燥空气,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如在旅途中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长时间坐车或坐飞机的情况,以便及时检查和治疗。

久坐久躺的人可常做“踝泵练习”

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血栓症并非罕见疾病,其高危人群包括久坐不动的人、肥胖人群、孕妇、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治疗者、静脉曲张患者、肿瘤患者及术后卧床人群。数据显示,超过80%的肺栓塞血栓源自下肢,而久坐一小时即可使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加10%。

金静表示,大家也不必谈“栓”色变,适当运动可有效减少血栓风险。

旅行前咨询专业医生:处于血液高凝状态的旅客,如孕妇、口服避孕药者、血栓性疾病患者和高凝血症患者等,旅行前应向专业医生咨询是否适合长途旅行,应采取什么特殊预防措施,如穿医用弹力袜、口服抗凝药等。

定期活动腿部肌肉:长途旅行时,适当在车厢或机舱里走动一下,活动腿部肌肉,避免下肢血流瘀滞;在不影响其他乘客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腿部活动,比如抬腿、踮脚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自驾开长途车时最好轮流驾驶:每隔2小时左右到服务区等地停车休息片刻、活动筋骨,待腿部充分活动后再赶路。

及时补充水分:适时适量饮水,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通过喝水、上厕所改变久坐不动的姿势。

穿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鞋子: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鞋子,可以避免限制血液流动。

久坐久躺者可常做“踝泵练习”:踝泵运动是深静脉血栓的物理预防方式中最方便、经济、有效的方式,就像踩缝纫机的动作:向上勾起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维持10秒左右;随后伸脚尖向下,保持10秒左右。循环反复地屈伸踝关节,让小腿肌肉被动进行收缩,促进血液的流动。别小看了这个动作,每次小腿肌肉收缩的时候,它们就会挤压小腿深静脉,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静脉血从下肢回流到心脏。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曾曼钰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间隔年在家,年轻人如何与父母相处

年轻人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诉求,也要站在父母的视角思考问题,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与父母交流,营造尊重包容的对话氛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边界应是弹性的、清晰的,要避免孩子绝对不让父母跨界或父母随意跨界等边界的极端化。真正的独立不是逃离父母,也不是年龄到了,而是通过自我成长让父母放心,自己确实可以照顾好自... [详细]

壳煮水能去火 荔枝真的自带“上火解药”?

今年是荔枝丰收大年,在人们为荔枝自由而高兴时,容易上火的荔枝,也给人们带来一丝甜蜜的苦恼。李博说,对荔枝壳的介绍,虽说有零星古籍记载,但现阶段并未形成荔枝壳入药的业界共识,临床也未有应用。夏季,适当吃些应季的荔枝对身体有助益,荔枝能补肝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以及补心安神。荔枝吃多了上火,... [详细]

假期护眼正当时!“视力存款”保管好

暑假来临,孩子们喜迎假期,或游览祖国河山,或参与体育锻炼。张钰表示,无论孩子是否近视,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建立视觉健康档案是守护视力的基石。据悉,视觉健康档案主要包含3项关键指标,包括远视储备、近视度数和眼轴长度。2021年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规宣传专项整治,强调在目前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