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艺”比一比,防蚊大招哪家强?

2025-07-16 06:46 来源:金陵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十八般武艺”比一比,防蚊大招哪家强?

2025年07月16日 06:46   来源:金陵晚报   

“嗡——嗡——”凌晨两点,蚊子的第三波攻势比闹钟还准时。您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夜晚?开灯、挥掌、涂药,循环往复直到天亮?随着气温升高,烦人的“嗡嗡声”又开始在南京的各个角落响起,一场全民防蚊大战正在悄然打响。

针对网友在“听语+”平台的留言需求,记者亲身体验夏季防蚊妙招,从传统蚊帐到精油手环,从民间偏方到市面上令人眼花缭乱的防蚊喷雾,这场持续整个夏季的拉锯战,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民间防蚊战场有“十八般武艺”

南京市民“疯兔叽”一觉醒来,便觉得右脸颊有些发痒,她下意识地挠了挠,脸上便火辣辣地“烧”了起来,伸手一摸,脸上好像有一个硬块,她暗道不妙,跑到镜子前一看,果然脸上起了一个大包。“这么热的天怎么还有蚊子?”她抱怨道。

不少宝妈也在网上晒出了自己孩子被咬得满是红点的胳膊和腿,心疼得不行。小红书平台网友“清雅”说:“家里蚊香液不敢断,只是下楼玩了一会儿,孩子腿上就多了7个包。”她向评论区的网友询问能不能支支招,而网友回复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

传统的避蚊方法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小红书平台网友“舒芙蕾”说:“最有用的就是蚊帐,如果被咬了就涂青草膏,止痒超级快!”抖音用户“琪琪VS睿睿”则晒出了自己家新安装的防蚊纱窗,她家的阳台是开放式的,外面还有一大片树林,夏天最头疼的就是蚊虫问题。“我老公定制了魔术贴款,超级好。”只见她家的阳台已经被一层细密的纱网整整齐齐罩了起来,完全看不到任何死角。

近年来,化学灭蚊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市面上各种蚊香液、驱蚊手环、驱蚊水琳琅满目,还有许多人决定自己动手制作驱蚊用品。网友“远山”表示,将20%浓度的DEET(避蚊胺)喷在门上,蚊子会消失两三天。而“白”则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表示,将维生素b弄碎了用喷壶喷,对于防蚊十分有效。此外,小红书网友“大力荔”推荐了她偶然发现的好物“中草药驱蚊包”,药材有金银花、薄荷、丁香、艾叶等,“非常大一包,放在座椅旁边一个星期没有被蚊子咬”。她的家里养了宠物,所以更倾向于选择刺激性小、更加温和的驱蚊产品。

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生物防治也成了很多人的选择。网友“是雪呀”分享了自己种在窗台上的一盆矮牵牛,一开始只是个人爱好,但后来却发现不少蚊子和小飞虫都被植物茎秆上白色的绒毛给黏住了。她上网一搜才发现,原来矮牵牛本来就是一种吸虫植物,那些小绒毛是它用来吸收水分的,最多甚至可以吸住二三十只蚊虫。除了矮牵牛,薄荷、夜来香、迷迭香等绿植也成为园艺爱好者夏季的实用选择,它们大多会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不少网友发帖表示效果不错。

驱蚊方法五花八门,究竟哪一种有效?

防蚊驱蚊的方法很多,究竟哪一种更有效?“听语+”记者亲身体验了其中几种。

1.网红驱蚊液:效果显著,刺激性味道较大

7月6日7:48,记者按下某品牌驱蚊液喷头——“扑哧”两声后,浓郁的香味混着微苦气息扑面而来,呛得记者鼻炎犯了,连打三个喷嚏。“这味道太冲了!”记者低头喷涂时,由于离喷雾较近,甚至尝到嘴唇上的苦味。手指搓揉喷头上残留的驱蚊液时,还能明显感到油膜状,像涂了层薄蜡。

带着“15%避蚊胺+6小时防护”的期待,记者踏入城郊小山包。这里蚊虫密集,记者不得不走两步跳一跳才能避免飞虫在身上停留。令人意外的是,中午从小山包回来后,记者身上并未出现痒意。当天下午三点半,已经过了商家宣传的驱蚊有效期,当记者凑近衣物,没有了最初的呛鼻味道,反而有一些淡淡的香气。

2.驱蚊精油贴:留香时间久,防护范围较小

与驱蚊液一同购入的还有某品牌的驱蚊精油贴,商家宣传里面含有香茅、桉叶、茶树等6种植物提取出来的天然精油,能够持续防蚊8小时。

7月7日7:28,记者将6枚精油贴分别粘在袖口、领口、裤腿,之后便前往户外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一直有一只黑色小虫围着记者打圈儿飞,记者只能不停挥手驱赶。在这个过程中,精油贴一直牢牢粘在记者的衣服上,没有脱落。

尴尬的是,当天15:28,记者大汗淋漓地回到室内更换衣服时,却发现“悲剧”了,只见脚踝后侧不知什么时候肿起了一个小包。不过,即便汗湿,贴片仍牢牢粘在衣物上,并且仍然散发着草药的香气。

3.诱蚊音频:效果不明,难以杀灭蚊子

诱蚊音频的原理在于,蚊子通过头部的鞭毛感知声音振动进行信息交换,特定频率的音频可以扰乱蚊子的感知系统,使它从暗处现身“乖乖受死”。

记者下载某热门音频并播放后,房间瞬间被一种毫无起伏变化的“嘟——”声填满,如同困在故障电梯。记者将音频设置成循环播放,一直到第六分钟,房间里都没有任何变化,就当记者准备放弃实验时,两分钟后蚊子居然真的出来了,但是它并没有像网友说的那样趴在墙上,而是在整个房间里乱窜,记者根本打不到。甚至过了一会儿它又消失了,此时记者也被音频一直不变的“嘟——”声搞得头昏脑涨,只能按下暂停键,让房间重回清静。

蚊子偏爱这几类人,看看你中了吗?

1.二氧化碳呼出多的人:蚊子对二氧化碳敏感,运动后、体型较大者呼出量更高,易成为目标。

2.爱出汗、体味重的人:汗液中的乳酸、尿酸等成分会吸引蚊子,夏季勤洗澡可减少吸引力。

3.偏爱穿深色衣服的人:深色吸热且反光弱,会让蚊子更易定位,夏季穿浅色衣物更“安全”。

4.喜欢化妆或用香氛的人:部分化妆品、香水含硬脂酸等成分,对蚊子有较强诱惑力,野外活动建议少用。

□实习生 赵梓君 通讯员 刘晨曦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花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三伏将至暑湿袭人,如何吃出健康

7月20日入伏,一年中最热的天气就要来了,闷热如蒸笼,湿热交织,中医认为此时暑湿之邪最易入侵人体。薏米与赤小豆、茯苓熬煮的三豆汤,是经典的健脾祛湿方,每周饮用数次,可缓解湿热导致的口苦、大便黏腻。山楂、乌梅、陈皮等,是唤醒脾胃的能手,这类酸味食材富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液分泌,消食导滞,促进脾胃运化。 [详细]

疾控机构:暑期野外玩水 科学防护“食脑虫”

近日,一名6岁男童打水仗后感染食脑虫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显示,食脑虫实为自然界存在的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虽可能引发脑炎,但实际感染概率极低,科学防护是关键。此类寄生虫存在于淡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可通过鼻腔、口腔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因其致病过程凶险,可能引发原发性阿米巴... [详细]

“抱冬瓜睡觉”防暑降温?并非人人适用

高温天气持续,近日网上流行抱着冬瓜睡觉可防暑降温的说法,还以古人《夏夜抱瓜眠》一诗为证。夏天抱冬瓜可以降温,抱西瓜可以吗暑夜难安寝,冬瓜抱入怀。近日,网上流行抱着冬瓜睡觉,多名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家孩子抱着冬瓜睡觉的照片,据说这样可以有效防暑降温。小孩和老人尤其不适合睡觉时抱冬瓜,因为冬瓜硬度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