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唧”包装如药品,误食谁之过?

2025-07-21 06:34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吧唧”包装如药品,误食谁之过?

2025年07月21日 06:34   来源:广州日报   张丹

随着暑期到来,越来越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近日一位广东的家长反映,一种类似于药片包装的玩具被孩子带回家中,不但产品外包装上标注了“缓释片”的误导字样,其内部包装竟也与一般的药片铝锡板无比相似。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种现象通常存在于二次元周边产品中,那么这类药品化包装是否存在侵权?若不慎发生误食,谁又该承担法律责任?

市民忧心:

有动漫产品被包装成“药片”

“虽然包装上面有警示语,但是字都很小,不仔细看根本看不清。”近日,一位广东家长反映,在家看到孩子拿的一盒玩具非常“不合适”——不但外包装与一般药品包装几乎没差别,就连包装内部也制作成如药品铝锡板的形状,玩具如药片般被一个个单独封装。尤其容易误导人的是,盒上醒目地写着“缓释片”“复方”“特效”这样的药品专用术语。“玩具被包装成药的样子,要是老人或婴幼儿不注意吃下去怎么办?”

随后记者查询发现,这种药品包装的玩具实则为谷子产品中的“吧唧”。谷子音译自英文“Goods”,涵盖动漫、游戏等二次元作品的衍生周边,包括徽章、海报、立牌等多种品类。而‌‌吧唧则音译自英文“Badge”,特指马口铁材质的圆形徽章,直径通常在58mm~75mm,采用烫金、闪膜等工艺制作。而这位家长看到的直径‌‌25mm的属于较小的吧唧产品,与一元硬币直径相同,其厚度也相差无几。

“家里有老人的情况下很容易混淆。”市民魏先生告诉记者,他家老人患有一些常见的慢性病需要每天吃药,他曾在晚上看到过老人怕开灯打扰家里人,仅凭着微弱的手机光线去客厅找药吃的情形。“如果药品中混入了这种包装成药片的吧唧,会有很大的误食风险。”

网络热卖:

商家称“仅观赏” 评论称“好吃”

针对这种药品包装的吧唧产品,记者搜索多个网络电商平台发现,输入关键词“谷子吧唧”加“缓释片”,就会出现不少相应的商品,有的销量还很高。

记者就此询问一位商家,商家表示,尽管这类商品也适合未成年人玩,但也要注意不能食用。记者注意到,与这些吧唧配套的“说明书”,其样式和普通的药品说明书格式大致相同,都包括“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成分”“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但其中仅在“禁忌”一栏有提示“老人小孩严禁服用”“不可食用,仅作观赏作用”。

而记者随后在其中一件商品的买家评论中发现,“大家都来吃一口”“很好吃”“一次吃六片”等评论很引人注目。尽管在二次元文化里,“吃谷”就是形容购买游戏或动漫IP周边的行为,但对于不熟悉这些术语的消费者,仍可能将“吧唧”与“可食用”关联起来。

线下走访:

官方无售卖 线上可定制“药盒”

“我们文具店没有卖这种吧唧,一般谷子店里才有。”记者随机在番禺区谢村、钟村附近的小学周边走访多个文具店,发现由于吧唧产品受众的特殊性,文具店中较少会进货售卖。

记者又来到谷子店较为集中的时尚天河商业广场走访,询问店员后发现线下并没有此类药盒包装的吧唧售卖。

“这种药片板的吧唧最早是作为线下无料出现的。”一位玩谷子多年的“吃谷人”告诉记者,“无料”是指在漫展之类的活动里面,同好(志趣相同的人)之间互相交换、赠送的自制周边产品。她介绍,此前大家还只是把吧唧装到药板里面方便发放,后来慢慢就出现了带药盒包装的形式。“一般官方不会出这种周边,这种以药盒包装的谷子作为无料发放比较多,或者是线上小店卖的盗版周边。”

随后,记者也在网络平台搜索发现,确实有不少商家提供吧唧的包装定制服务,除了药盒之外,甚至还提供类似于处方药的塑料包装等其他药品包装形式。

律师说法:

“药品吧唧”隐患大 厂家明显侵权

“这类模仿药品包装的玩具产品确实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河南通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鹏举律师表示。

他认为,首先从责任上分析,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存在明显的侵权问题。如外包装使用“特效缓释片”等药品专用术语,且警示语的字号明显违反产品质量法对标识清晰度的强制性规定。“一旦发生误食,生产者将首先面临追责,且可能面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的行政处罚,最高可达违法所得十倍罚款。”

其次,平台也需要尽到监管责任。当同类产品在多个电商平台泛滥时,根据电子商务法第38条,平台若未采取必要措施制止明显侵权商品,将承担连带责任。“线下零售商若不能证明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如索要3C认证),依据民法典第1203条,将与生产者构成不真正连带责任。”

刘鹏举建议,要想真正解决这类包装乱象,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解决:立法方面,可以增设“禁止生产销售易混淆医疗产品玩具”的条款;监管方面,平台对于此类商品应进行严格把控;技术方面,可实行“警示语字号不小于包装主要文字的1/2”及“使用不可拆卸的防误食结构”等。此外,可考虑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查处机制,一旦有消费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报送线索,有关监管部门应当进行及时查处。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暑期游花样升级,“燃”动文旅消费市场

为了满足消费者从泛观光转向精体验的升级需求,文旅市场服务供给更加注重个性化、特色化,文化味、科技感十足,一批跨界融合的新场景、新业态,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助推文旅消费活力释放。进入暑假以来,已经接到300多组定制游客户订单,是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与其他假期不同,暑期文旅窗口期长达75天,数据显示... [详细]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暑假来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一些科室迎来就诊高峰。专家还特别提醒家长,应避免以功利心态强迫孩子参加体育培训、学习运动技能或追求竞技成绩,要灵活安排时间、贴近生活、注重兴趣,让孩子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并养成终生受益的运动爱好和习惯,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严控暑期作业总量。期待在这份减负... [详细]

“三伏天”高温来袭,中医支招预防“空调病”

中医专家提醒,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及时通经络、暖脾胃、祛寒邪,科学防暑才能安然度夏。空调病的病因主要是风邪和寒邪,夏季人们往往会出汗过多,毛孔开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避免冷风直吹身体暴露的部位,比如颈椎、后背、膝关节等,可用丝巾、薄外套护住颈肩,睡前腹部盖薄毯防止受凉。在空调房里,每隔1小时尽量起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