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诈骗盯上青少年!这些套路要当心

2025-07-29 06:37 来源:中国妇女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暑期诈骗盯上青少年!这些套路要当心

2025年07月29日 06:37   来源:中国妇女报   

暑假来临,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增多,各类针对青少年的网络诈骗也进入高发期。前段时间,家住北京的小学生晨晨(化名)在游戏中遇到了一名“大方”的队友,声称可以免费送他一款游戏皮肤。晨晨十分开心,按照队友的要求,在社交软件上与对方取得联系,却不料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短时间内造成家中数万元的损失。

像晨晨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未成年人正成为网络诈骗的重点目标。如今,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诈骗有哪些常见套路?家长和学校该如何防范?遭遇骗局后又该如何正确应对?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与警方提示,详解暑期未成年人反诈要点。

骗局揭秘:“游戏诈骗”专坑未成年人

加了QQ之后,通过语音通话的方式,骗子发现晨晨是未成年人后,严厉指责他由于未告知自己的未成年人身份,有逃避防沉迷的嫌疑,导致公司的账户被冻结。对方威胁晨晨要负责任,不然就要报警,还要告诉老师和家长。

突如其来的指控和恐吓让晨晨慌了神,在对方的语音指导下,晨晨拿了姥姥的手机,按要求输入支付密码转账。频繁转账触发系统限制后,骗子又让他买电子商户充值卡,发链接谎称操作后钱会返还。这套恐吓加诱导的套路,让晨晨短时间内损失了姥姥账户里的8万余元。

“骗子常利用未成年人害怕的心理实施诈骗,这种情况在12岁以下儿童中较为常见。”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王佳表示,孩子警惕性低、易轻信人,反诈意识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有的孩子发现被骗后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家长求助,如果再受到家长的责备,可能会留下长期心理阴影。

无独有偶,14岁的小西(化名)是一名网络游戏爱好者。暑假期间,他在某款游戏中收到陌生人李某的消息,对方声称可以赠送稀有游戏皮肤和高级装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西通过对方提供的链接,在某App上添加了李某为好友。

随后,李某以“验证身份领福利”为由,诱导小西拿家长手机操作,提供短信验证码,甚至哄骗其完成刷脸验证,借机将自己支付宝绑定为小西姥爷支付宝的“亲情号”,短时间内转走7200余元。直到小西的姥爷查看账单,骗局才被发现。

有些家长觉得“不告诉孩子支付密码就没事”,王佳表示,骗子通常会要求孩子下载QQ、腾讯会议或其他带有共享屏幕功能的小众通联工具,并让孩子打开摄像头,随后一步步诱导其用家长手机转账。

这一过程中,诈骗手段正呈现新变化。“通过共享屏幕、通联软件的摄像头功能,骗子能实时获取家长手机的隐私信息,比如手机银行登录密码、小额转账的支付密码,以及转账时手机上方显示的6位验证码等。”王佳说,这类操作隐蔽性强,容易让孩子在不知情中配合完成诈骗。

兼职陷阱:学生成诈骗“工具人”

“寒暑假是针对未成年人诈骗的高发期,家长和学校需格外警惕。”王佳提醒,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首先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反诈骗常识,向孩子科普针对未成年人的各类骗局。

在王佳看来,网络诈骗针对小朋友有一些常见套路,包括屏幕共享骗局、扫描陌生二维码、诱导家长刷脸、抽盲盒中奖等。“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面临的诈骗类型有明显区别,一些孩子暑期可能遇到兼职诈骗。此外,买卖明星周边产品、演唱会门票等也容易受骗。”

暑假来临,不少学生希望通过兼职丰富经历、赚取零花钱,却不料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据北京市反诈中心消息,近期已发现多名未成年学生被诱骗发送电诈引流短信,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最小的仅11岁,最大的17岁,且此类案件呈蔓延趋势,需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警惕。

14岁的中学生小雨(化名)便是其中一例。假期里,他在QQ上被一名陌生人加好友,被对方提供的“发一条短信1元,熟练后日结150元”的工作内容吸引,按照对方的教程,用自己和父母的手机号群发“你的物件已经到一个半小时了,打你电话一直不通,回电话……”的短信。

发送几十条短信后,小雨越想越不安,意识到可能涉及骗局,才紧急停止。

这些引流消息的背后,是骗子的后续套路:以“快递已到”“订单有问题”等名义,促使收件人回拨诈骗电话,以便进一步实施诈骗。

因为涉世未深,在“轻松赚钱”的诱惑下,一些学生不知不觉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对此,王佳表示,骗子一般会在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或潜伏在各种兼职群里寻找目标,用“门槛低、收益高”做幌子,引诱学生群发诈骗短信,“学生尤其要对这类工作内容保持警惕,不随意使用自己或家人的手机号、社交账号帮陌生人转发不明短信、链接,否则就可能成为诈骗链条的一环。”

守好“钱袋子”:保留证据,按步骤处理

“当孩子单独使用家长手机时,成年人一定要看管,不用时刻不离,但要不时关注,不能让孩子独自在房间里拿着手机一两个小时,并明确告知‘验证码、支付密码、刷脸验证’的重要性。”王佳建议。

“无论是意识到受骗的孩子,还是发现问题的家长,一旦遭遇诈骗需要报警,务必注意保留证据并按正确步骤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针对未成年人涉诈后的应对措施,王佳强调,遭遇诈骗后,首要任务是保障资金安全。

若银行卡信息、验证码或支付密码不慎泄露,应立即联系银行客服,挂失名下所有银行卡,防止资金被进一步盗刷,后续再进行补办;若手机涉及远程控制,例如被操控黑屏,需马上拔出手机卡、断开家中Wi-Fi,切断骗子的操作渠道,避免其继续作案。

在确保资金安全后,需及时整理并保留证据,这是后续报警的关键。“具体包括与骗子的聊天记录、转账到涉诈账户的银行流水,银行流水可通过银行柜台或手机银行打印。特别提醒,手机上下载的涉诈软件千万不要删除,这也是重要证据。”王佳补充道。

准备好上述证据后,应携带相关材料到属地派出所报警。警方会安排技术人员对证据进行勘验,并启动紧急止付程序,追查涉诈资金流向。“若能成功冻结资金,我们会第一时间原路返还给失主。”最后,王佳特别强调,“处理顺序绝对不能错,否则可能导致更多财产损失,务必先保障资金安全,再固定证据并报警。”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景韵润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AI加持下的未来工作场景将会是什么样?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在工业场景下各显神通的AI硬核科技成为吸睛亮点。据介绍,灵伴科技的X-Training实训平台率先完成了与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对接,并在医疗、航空、油气、电网等行业的培训、巡检、维修、安监等场景中陆续落地应用。在这一应用中,卡奥斯集成新时达机器人、免示教软件,打通3D视觉、工艺参数多... [详细]

演唱会一票难求?别被“内部渠道”“内部票”钓鱼了

内部渠道内部票套路深近日,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演唱会门票诈骗案件中,被告人陈某所谓的内部购票渠道,居然是几张自导自演的微信截图。据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金银湖派出所办案民警介绍,受害人大学生小张听说最喜欢的男歌手要来武汉办演唱会,在正规票务平台抢票未果后,便主动在某线上二手交易平台求... [详细]

关于基孔肯雅热 你所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基本都在这里!

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日对基孔肯雅热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并表示基孔肯雅热是可防可治可控的,不必恐慌,关键是做好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对于居民家庭或宾馆等室内场所,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登记证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用品进行防蚊灭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