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跑虽好 安全防护不可少
夜跑的好处着实不少,既能强身健体,又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即便夜跑有诸多益处,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夜晚光线昏暗,能见度较低,这使得跑步时的安全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这就要求跑步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建议选择反光或荧光材质的衣服和鞋子,这样能有效提高在黑暗中的可见度,让过往车辆和行人更容易注意到自己。同时,精心规划夜跑路线也十分必要,应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竞赛训练中心教师张莹莹建议,跑步者要提前规划好路线,明确怎么跑,选择车少、过路口少的路线。她推荐大家选择公园或者有跑道的田径场进行运动,因为在马路上跑步,不仅存在安全问题,还会对交通产生一定影响。
津南区长跑运动协会秘书长张刚也指出,要尽量选择人员较多、光照条件较好的路线。比较偏僻、人少的路线,尤其是对于女性跑者来说,会存在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
在跑步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也至关重要。边听音乐边跑步会分散注意力,存在一定风险。张刚提醒,跑步的时候尽量不要戴耳机,如果有戴耳机的习惯,也不要选择入耳式耳机,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对周围环境的识别能力,从而带来潜在风险。
夜跑和其他时间段的跑步运动一样,充分的热身活动必不可少。通过热身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关于夜跑的时间安排,可以放在饭后1小时开始。需要注意的是,夜跑虽能改善睡眠,但并非什么时候跑都可以。
张莹莹解释道,运动过后,神经系统和神经元会处于兴奋状态,等兴奋结束平静下来还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一般建议大家在21:00前运动,这样洗洗澡恢复一会儿,22:00至22:30就能上床休息,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运动的强度也要根据个人身体素质来选择适合的跑步强度,切不可盲目跟随和坚持。一般来说,每天跑步不要超过10公里。对于初跑者,更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张刚表示,大部分初跑者每天的量可以达到两三公里,多的话可以达到五六公里,但尽量不要每天都跑,采用跑一休一或者跑二休一的方式,对身体的恢复比较有好处,因为跑步的负荷需要慢慢去适应。
最后,还是要再次提示大家,夜跑虽好,但安全问题必须重视。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防范,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夜跑带来的快乐。
记者 昌洪坤 王喆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