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痔”青年越来越多,“难言之隐”如何防治

2025-09-09 06:34 来源:金陵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有“痔”青年越来越多,“难言之隐”如何防治

2025年09月09日 06:34   来源:金陵晚报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常伴有便血、脱垂、瘙痒、肿胀和疼痛等症状,看似无足轻重的疾病,实则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日,一知名艺人透露自己痔疮发作的经历,更是让这个“难言之隐”再次被大众重视。痔疮虽一般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千万别小瞧它,若拖着不治,就像在身体里埋了一颗“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孕妈妈“小痔”熬成“大问题”

准妈妈小李(化姓)已怀孕8个多月,本来沉浸在甜蜜的即将当妈妈的美好期待中,但是最近她却越来越苦恼。原本有轻微痔疮症状的她,随着肚子越来越大,症状加重到了坐卧难忍的程度,每次解大便就如同闯关一样,近来更是出现大便带血的现象,遂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

经诊断,医生告诉她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尽管知道痔疮手术是小手术,但是因为已临近分娩,她又怕手术会影响胎儿和生产。结直肠外科王锋主任医师分析了手术的必要性和方式,打消了小李的顾虑。小李入住普外综合病区日间病房后,当天即由王锋主任医师团队为她进行了日间微创PPH术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手术结束观察无问题,一小时后办理出院手续。

很多有同样问题的病人,一方面病情确需治疗,一方面又担心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常常选择忍耐而没有积极治疗,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江苏省人民医院日间手术中心顾海军主任医师介绍:“日间手术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应用及合理分配,能让患者体验到优化的就医流程。日间手术是一种高效、低耗的医疗模式,不仅优化了手术室资源,还提升了医院整体运行效率。”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下以及院内协同推进下,江苏省人民医院推出了“集中+分散式”日间医疗资源配置新模式,不仅扩大了医疗服务覆盖面,更将住院资源留给需要复杂治疗的患者,真正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有“痔”青年越来越多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肛肠疾病的患病率高达50.1%,而痔疮就占了其中的87.25%。我们身边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痔疮的困扰,而且痔疮的患病人群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年轻化,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已经成为痔疮发病的“主力军”。

痔疮到底是什么?专家介绍,可以把肛门想象成一个水龙头,水龙头内部有一些橡胶垫圈,能帮助它严密关闭,防止漏水;肛门里也有一套类似的“垫圈”,医学上称为“肛垫”,它由血管组织、结缔组织和少量肌肉纤维组成的,非常有弹性,负责封闭肛门,防止大便和气体失禁。

正常情况下,这个“肛垫”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但如果它长期受到压迫、充血、水肿,就会像一个被吹得过大的气球,变得松弛、肥大,甚至从原来的位置“掉”出来,这就形成了痔疮。

根据发生位置的不同,痔疮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内痔,是长在齿状线以上,早期不疼,主要症状是无痛性便血,以及痔核脱出。裤子上鲜血直流,就是典型的内痔破裂出血。二是外痔,是长在齿状线以下,肛门口摸到小肉球,它的主要特点是疼痛和异物感。三是混合痔,既有内痔又有外痔,兼具两者的所有特点,堪称“痔疮界的王者”。

“长期便血会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脱出的痔核若不能及时回纳,会发生嵌顿,引起组织坏死、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败血症等并发症。所以,一旦发现肛门不适、便血、肿物脱出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别让‘小毛病’拖成大问题。”专家提醒。

这些因素可引发痔疮

为什么年轻人是痔疮高发人群呢?专家分析,这跟工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首先,久坐不动是第一大元凶。久坐会让肛周的血液循环不畅,血液淤积,肛垫压力山大,不“肿”才怪!程序员、设计师、办公室白领、司机等,这些都是高危职业。

其次是排便时间长。“很多人喜欢上厕所时玩手机,刷短视频、看小说、打游戏,一蹲就是半小时。但排便时间越长,肛垫充血就越严重,痔疮的发病率呈指数级增长。”专家表示,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厕时使用手机,会使痔疮风险增加46%。研究还发现,排便用力与痔疮风险之间并无关联。尽管“用力排便易引发痔疮”的说法广为流传,但相关证据其实十分有限。事实上,已有部分研究表明,痔疮风险与腹泻的关联性比与便秘的关联性更强,如厕时长才是引发痔疮的主要风险因素。

饮食上“无辣不欢”也是元凶之一。“麻辣烫、小龙虾、烧烤、火锅……这些重口味食物会让你一时爽,但过量的辛辣刺激会直达肠道末端,让肛门血管扩张、充血,痔疮分分钟找上门。再加上外卖普遍高油高盐,缺乏膳食纤维,导致大便干结,每一次上厕所都是对‘出口’的反复摩擦、撕扯。”专家强调说,“最后就是熬夜和压力,也会助长痔疮。长期熬夜、精神紧张,会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失调,诱发或加重痔疮。”

痔疮常见,就会导致很多人觉得忍忍就过去了,但专家提醒,痔疮就犹如一个“定时炸弹”,会导致失血性贫血、急性嵌顿、直肠癌漏诊,特别是如果出现大便经常性伴血,就要警惕大肠癌。

做好这些远离痔疮困扰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就可避免痔疮困扰。王锋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病区近期已连续收治多个病例,年龄从20多岁到70多岁不等。专家提醒:“当出现剧烈疼痛、长期便血、脱出、嵌顿、血栓形成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应该认真做好痔疮预防。”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专心便便,不玩手机,避免长时间用力排便。”王锋提醒,“还可增加运动量,别长时间久坐,定时起身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跑步、游泳都行,也可适当做提肛运动,每天2—3组,每组30—50次,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同时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全谷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每天还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保证1500毫升以上,让大便保持湿润,易于排出。”专家强调,“保持肛门清洁也很重要。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卫生,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姜海英 吴畅 王婕妤)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宠物经济消费调查报告 近半受访者对宠物食品质量不满意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仅有25.57%的受访者反馈宠物食用宠物食品后未出现任何问题,39.45%的受访者反馈宠物食用宠物食品后出现过食欲减退现象,30.29%的受访者反馈宠物出现了毛发问题,27.27%的受访者反馈宠物出现皮肤过敏问题。 [详细]

白露时节如何养生防病?国家卫生健康委给出指引

针对多喝水就能防‘秋燥’的观点,杨涛指出,这种说法不完全对。不同人群调理方法需结合体质区分:中下焦虚寒的人群,一般表现为怕冷、手脚凉、易腹泻,进补需温阳散寒,兼顾润燥。痰湿体质的人群,一般表现为身体沉重、精神不振、容易肥胖、舌苔厚腻,进补前需先清湿,在祛湿化痰的同时要兼顾健脾。 [详细]

“湘超”开赛引发热潮 医生提醒:享受运动 避免损伤

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二十三病室主任、主任医师周伟力在近期接诊中发现,业余足球爱好者的损伤病例明显增多。损伤后,膝关节内侧或外侧会出现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导致关节不稳。针对损伤可采取RICE原则进行应急处理,之后务必及时到医院急诊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处理,以避免延误病情。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