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才可以保持血糖稳定?

2025-09-29 06:35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怎么吃才可以保持血糖稳定?

2025年09月29日 06:35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报道 《印度时报》网站9月11日刊发文章,题为《低血糖饮食指南》。全文摘编如下:

低血糖在医学上称为“低血糖症”,发作时可能让人出现颤抖、头晕、异常乏力等症状。虽然低血糖最常见于使用胰岛素或特定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但即便没有糖尿病,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或饮酒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血糖突然下降。选对食物,对维持全天血糖稳定至关重要。

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月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让血糖先快速升高,随后又急剧下降,使人感到虚弱疲惫。与之相反,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帮助稳定血糖,降低低血糖发作的风险。

因此,对容易低血糖的人来说,饮食选择非常重要。避开某些食物、选择合适的食物,会让全天能量管理的效果截然不同。

避开以下食物

1.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

汽水、添加糖的果汁和能量饮料,会导致血糖骤升骤降。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指出,高血糖生成指数(GI值)的食物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加重低血糖症状。因此应以白水、无糖茶,或适量稀释的新鲜果汁替代含糖饮料。

2. 精制白面包和糕点

白面包、牛角包、甜甜圈这类烘焙食品,都是用精制面粉制作而成的,消化后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这类食物几乎不含能延缓糖分吸收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很容易造成血糖骤升骤降。换成能持续提供能量的全谷物面包或燕麦会更好。

3. 空腹饮酒

酒精会影响肝脏向血液释放葡萄糖的功能,增加低血糖风险,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的人,受影响会更大。如果本身容易低血糖,饮酒时一定要搭配均衡的正餐,并且注意适量。

4. 超加工零食

薯片、包装饼干和快餐,不仅含有精制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不健康脂肪,既不能提供持久能量,还可能引发血糖骤降。不如换成坚果、籽类或空气爆米花——这类零食不仅能更好地稳定血糖,还能提升专注力、抑制食欲、保护心脏,而且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没有多余添加剂和过量盐分。

5. 甜味早餐麦片

很多畅销麦片都添加了大量糖,还含有精制谷物。早上吃这类麦片,可能让全天的血糖都不稳定。建议选择高纤、低糖的麦片,或者用燕麦搭配水果和酸奶,这样的早餐更健康。

选择这些食物

1. 新鲜水果

苹果、梨、浆果等水果,不仅可以提供天然糖分,还含有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避免血糖骤升骤降。如果搭配坚果、酸奶一起吃,还能让稳定血糖的效果更持久。

2. 瘦肉蛋白

鸡肉、鸡蛋、豆腐和鱼肉,能减缓消化速度,提供持久的能量。蛋白质还能让人避免因过度饥饿而吃太多甜食。保证每顿饭都摄入一些蛋白质,能平衡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

3. 全谷物

糙米、藜麦、大麦和全麦面包,会缓慢释放葡萄糖。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调节消化过程,帮助维持稳定的能量水平,是容易低血糖的人理想的主食。

4. 乳制品与酸奶

低脂牛奶、希腊酸奶和奶酪,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碳水化合物,能帮助稳定血糖。建议选无糖产品,避免摄入不必要的糖分。

5. 坚果与籽类

杏仁、核桃、奇亚籽和亚麻籽,都是营养密度很高的零食,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能持续提供能量,降低血糖骤降的风险。可以随身少量携带,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可帮助及时缓解。

平衡实用建议

1. 每3-4小时吃一次少量均衡的正餐,别让空腹时间太长。

2. 吃碳水化合物时,搭配蛋白质或健康脂肪,让血糖平稳释放。

3. 不要不吃早餐。早餐是维持全天能量稳定的基础。

4. 随身带一些营养均衡又方便的零食,如坚果或水果酸奶,应对突发低血糖。

5. 不要过量饮酒。如果要喝,一定要搭配食物。

管理低血糖,不只是要避免血糖骤升,更重要的是选择能全天稳定提供能量的食物。要避开精制碳水化合物、含糖饮料、加工零食和空有热量的早餐麦片。优先选择新鲜水果、瘦肉蛋白、全谷物、乳制品和坚果,让饮食保持均衡。牛津大学的研究也证明,这样的选择能显著稳定血糖,减少低血糖发作。只要选对饮食,就能维持精力和专注力,保持身体健康,同时降低突发低血糖的风险。(编译/王栋栋)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10月新规来了,一起来看!

针对近年来全网最低价等各大平台流量争夺策略带来的内卷式竞争行为,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决定在条例规定的普通签证类别中,新增K字签证,发给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 [详细]

假期出游,这份安全指南请收好

国庆中秋假期在即,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景区景点等将迎来客流高峰,安全防范工作需引起高度重视。假期出游前查攻略,会看到不少自媒体和旅游博主推荐一些非正规的小众秘境和网红打卡点。进山不是逛公园,一定要备足水、食物、衣物以及防水雨衣、大容量充电宝、止血绷带和发烧、感冒、止疼药物,保存目的地应... [详细]

世界心脏日:守护心脏瓣膜 把好“生命之门”

随着我国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面临新挑战、新要求。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一病区主任张戈军介绍,心脏瓣膜病在早期阶段症状非常隐匿,很多患者会将体力下降、容易疲劳等情况,误认为是衰老现象。多位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不断完善,更多创新产品有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