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

2025-10-11 06:23 来源:金陵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

2025年10月11日 06:23   来源:金陵晚报   王婕妤

“孩子突然发高烧,嘴里长满疱疹,连水都不敢喝!”近日,周女士带着3岁的儿子乐乐赶到儿科急诊,经检查,乐乐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令周女士没想到的是,就在乐乐确诊的第二天,同班另一名幼儿也因手心、脚心出现红疹就医,被诊断为手足口病。根据江苏往年的监测结果:随着秋季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迎来发病高峰期,成为家长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到底怎么防?

省疾控专家解释: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少数重症病例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需高度警惕。疱疹性咽峡炎则主要表现为咽峡部出现疱疹或溃疡,同样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患儿常因咽部疼痛出现拒食、流口水等情况,一般无手足部位皮疹,病程相对较短,多数患儿1—2周可自愈。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是相同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水杯等而感染。此外,呼吸道飞沫、咳嗽等也会传播病毒。”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佳的公共场所,降低交叉感染概率。强化卫生习惯,耐心培养孩子正确洗手意识,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需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必要时使用儿童专用洗手液。”

不少注意接触防护的家长,会用消毒湿巾擦拭孩子使用的公共设施,“需要注意的是75%医用酒精对肠道病毒的灭活效果不佳,可用含氯的消毒湿巾擦拭表面。也可定期对孩子日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清洁消毒,例如玩具可采用浸泡、擦拭或暴晒等方式,餐具需彻底清洗后煮沸或用消毒柜消毒,保持家庭环境整洁通风。”专家强调,“如果孩子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要及时就医。确诊患儿需居家隔离,不要送至幼儿园、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待症状完全消失7天后,再恢复正常集体生活,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幼儿园、中小学应如何应对?“建议严格落实每日晨检,除常规测量体温外,重点观察口腔是否出现疱疹、溃疡,手、足、臀部是否有皮疹或斑丘疹,同时留意精神状态、有无咽痛拒食、流涎等异常表现。定期对儿童的被褥、书包、水杯等个人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同时要‘勤开窗、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专家建议。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深秋寒意浓 医生提醒谨防“情绪感冒”

医生提醒,秋季情绪波动需科学区分,短暂的悲秋属正常身心反应,但若症状持续数日且影响生活,需关注心理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及时进行干预。出现失眠早醒或嗜睡、食欲体重骤变,或莫名头痛背痛却查不出病因,这都属于心理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徐学兵说,若自我调节后情绪问题仍无改善,千万别硬扛,应主动寻求心理咨询... [详细]

脑梗盯上年轻人,患病比例正上升

远离脑梗,记住这5招传统认知中,脑梗的高危人群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但近年来的临床数据显示,20—40岁的年轻脑梗患者占比逐渐上升,背后的原因除了椎动脉夹层,不良生活习惯也成为容易被忽视的雷区。如果本身有结缔组织病如马方综合征、纤维肌发育不良,或家族中有动脉夹层病史,血管壁天生比普通人脆弱... [详细]

呼吸道合胞病毒进入流行期?秋冬这样守护儿童呼吸道健康

疾控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近来进入流行期。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上升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当前位列检测阳性率前三位,近期在南方省份阳性率有所抬升。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