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材质到买设计 定制与国潮设计引领首饰消费新趋势
近日,在北京朝阳大悦城一家首饰店内,24岁插画师苏晓举着手机,为新入手的银戒指拍照发朋友圈。“这枚戒指要1300元,确实比同材质普通款贵不少,但设计独特,我愿意为这份特别买单。”苏晓的选择,正是当下年轻人首饰消费的一个缩影——他们不再单纯紧盯材质与价格,而是更看重设计背后的个性表达、情感共鸣。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4岁至30岁女性成为黄金饰品消费主力,这一代年轻人在消费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商场里的标准化款式,他们希望首饰成为自我表达的媒介。”中国珠宝设计协会一位专家表示,“一件设计独特的首饰,其情感价值往往超过材质本身。”
艺恩数据发布的《2025年黄金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黄金饰品正从投资工具与装饰品,演变为承载文化认同的社交货币。周大福珠宝集团首席数码官张宏光表示,二次元经济与谷子经济的崛起,为珠宝业开辟了新赛道——年轻群体渴望通过定制化、主题化的设计,将兴趣与情感融入饰品。
在深圳水贝首饰产业园区,新锐品牌设计师王媛向记者展示了定制化设计体系:消费者可上传手绘图案、纪念日期甚至宠物轮廓,设计师将其转化为独一无二的首饰。“过去每月推出50款标准化产品,销量平平。如今转向定制+主题系列,月出20款,销量却翻了3倍,90%的客户是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王媛说。小红书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珠宝定制”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240%,90后、00后用户占比达67%。
技术的进步也使得设计款、个性化、小批量首饰得以成功。3D打印、智能数控机床等技术的应用,使定制周期从传统45天缩短至15天。王媛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代工厂可同时处理2000份个性化订单,废品率控制在0.3%以内。
据介绍,在设计款首饰中,国潮设计快速崛起,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另一大偏好。“国潮不是复制传统图案,而是用现代语言重构文化符号。”设计师李薇表示,年轻人愿为文化共鸣买单,是因为需要通过消费确认身份认同。比如,周大福通过传承系列将古法金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单店月均销售额突破300万元;故宫文创首饰更是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业内人士表示,从买材质到买设计,年轻人首饰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仅重塑着行业格局,更让珠宝从“保值品”变成了“表达自我的符号”。未来,随着定制与国潮设计的进一步创新,将会出现更多兼具美感与情感的首饰,满足年轻人日益多元的需求。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