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有“耐药性”?用久了会失效?
“家里的牙膏用了半年,最近总觉得刷牙好像没效果,是不是细菌产生耐药性了?牙膏用得太久失效了?”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热议“长期用同一款牙膏会失效”的话题,甚至有人晒出自己每月换不同品牌牙膏的“防耐药性攻略”。日前,记者联系采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口腔科主任高艾玲,她表示:“把牙膏和‘耐药性’绑在一起,其实是犯了概念上的小迷糊。”
牙膏里到底有没有“药”
牙膏用久了会不会失效?要弄清这个问题,得先了解牙膏的成分。高艾玲告诉记者,普通牙膏就像口腔的“清洁工”,主要靠碳酸钙、磷酸氢钙这些摩擦剂,配合刷牙的动作擦掉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再加点薄荷脑清新口腔。她比喻道,这就像用抹布擦桌子,靠的是物理摩擦,根本不含能让细菌“产生抵抗力”的药物成分,自然谈不上“耐药性”。
而功效型牙膏更像“带工具的清洁工”。比如含氟牙膏会给牙齿穿上“防护衣”,氟离子能让牙釉质更坚固,好比给牙齿加了层防蛀铠甲;脱敏牙膏里的硝酸钾能阻断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传导路径,就像给牙齿敷上“舒缓面膜”;美白牙膏里的过氧化物则像“漂白剂”,帮助牙齿褪去表面色素。这些添加了特殊成分的牙膏,才是传言中“可能有问题”的主角。
牙齿不适不等于细菌“耐药”
“有人说长期用某款牙膏后牙龈容易发炎,认为是细菌‘耐药’了,这是不科学的。”高艾玲解释,比如含三氯生的抑菌牙膏,长期使用可能会打破口腔里的“生态平衡”,口腔里本来住着有益菌和致病菌,它们互相制约保持稳定,如果天天用同一种抑菌成分,可能会误杀有益菌,让致病菌趁机作乱,反而容易引发牙龈问题。
再比如美白牙膏,就像给牙齿“做磨砂”,当中的过氧化物能擦掉色素,但长期使用会让牙釉质越来越薄,好比天天用砂纸磨桌子,再坚硬的木头也会变得脆弱。这时候牙齿遇到冷热会酸痛,其实是牙釉质受损了,和“耐药性”完全是两码事。
这样选用牙膏更科学
那么,牙膏到底该不该频繁更换?高艾玲给出相关建议。她表示,健康人群用普通牙膏就够了,简单清洁最安心;容易蛀牙的人可以选含氟牙膏,但没必要一直用,比如用两个月含氟款,换一个月普通款;牙齿敏感的人用脱敏牙膏时,建议症状缓解后就换成普通款,避免成分长期刺激;想美白的人别依赖美白牙膏,偶尔用一次就行,毕竟牙齿健康比“白一度”更重要。
“其实比起换牙膏,正确的刷牙习惯才是最重要的。”高艾玲强调,不少人刷牙像走过场,30秒就结束“战斗”,就算用再贵的牙膏也没用。她建议大家采用“巴氏刷牙法”,使用小头软毛牙刷,把牙刷毛倾斜45度放在牙龈边缘,小幅度震颤,牙齿的每个面都要照顾到,每次刷够3分钟,牙缝较宽的病人可配合使用牙线用于牙齿邻面的清洁。另外,每年洗一两次牙,定期给口腔做“大扫除”,才能真正守住健康防线。
“说到底,牙膏只是口腔护理的‘辅助工具’,与其纠结要不要换品牌,不如把精力放在认真刷牙上,健康的牙齿是刷出来的。”高艾玲说。
首席记者 马相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