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运动 “周末抱佛脚”也有效

2025-03-11 06:33 来源:金陵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平时不运动 “周末抱佛脚”也有效

2025年03月11日 06:33   来源:金陵晚报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几乎人尽皆知,但“坚持运动”最难的事莫过于坚持!

  对于上班族来说,工作日总有一千万个理由打断运动计划:起不来、要加班、公司团建、太累了……

  但如果工作日太忙没时间运动,周末锻炼能否起到效果?

  只在周末运动,是真的有用!

  去年发表在学术期刊《循环》(Circulation)的研究显示,将世卫组织建议的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至高强度的运动量,集中在周末完成,可降低264种疾病风险,且收获的效果与一周内分散运动模式相似。

  在89573名参与者的配合下,研究人员分析了运动模式与678种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运动习惯,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分为了三大类:不活跃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规律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均匀分布在每天完成);周末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但集中在1—2天内完成)。

  研究结果显示,运动锻炼不仅仅对于我们当下的身体健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对于降低未来的疾病风险也有广泛的益处。

  但令人惊讶的是,当规律运动组和周末运动组进行对比时,两者之间并没有观察到显著性的差异。换句话说,无论是每天坚持运动还是周末恶补式运动,只要时间达标了,获得健康益处居然是差不多的!

  “突击运动”与“运动过度”,如何区分?

  省疾控专家表示,生活中,除了运动不足,一些人还可能存在突击运动、运动过度等错误方式。

  在运动过度的判断上,一些人还有以下误区:

  1.普通人不会过度训练

  只要训练量长时间临近极限,而且恢复跟不上,普通人也可能面临过度训练的问题。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恢复条件、对高强度训练的适应能力都不一样,不能用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量作为训练过度的参考值。

  2.运动多才会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有两个前提,一是训练超量,二是恢复不足。精神压力大、状态不佳、缺乏睡眠、三餐不规律、锻炼后休息时长不够等,都会对身体的恢复和运动能力产生影响。在恢复不足的状态下,哪怕运动量和平常一样或略小,也可能发生过度训练。

  3.过度训练迹象很明显

  过度训练是一个渐进过程,相关症状也会由轻变重,以至于开始出现一些苗头时,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训练过度了。

  正确的运动能振奋精神、增强体质,如果运动后睡眠糟糕、持续疲劳、情绪多变、体能下降,说明可能面临过度训练。此外,也可根据完全恢复(指训练后的疲劳和损伤完全消退,恢复正常运动表现和体能水平)时长判断训练是否过度。

  一般来说,完全恢复用时不到1周为正常训练强度,1—2周说明训练稍微超量,2—4周意味着明显练过头,4周以上即为严重过度训练。(王婕妤)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地下保单”不受保护,跨境投保风险大

近段时间,因为高收益全球资产配置等宣传标签,跨境购买保险产品热度提升,受到部分金融消费者的关注。为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境外保单不受境内法律保护,投保境外保险产品存在汇率或外汇政策变化、保单收益不确定、理赔成本高、维权难度大等诸多风险,谨慎购买境外保险产品。该人士进一步强调,金融消费者在选... [详细]

关于预制菜,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

近日,预制菜再次站上风口浪尖。通知对预制菜概念做了‘减法’,将预制菜与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进行了边界划分,有助于防范部分商家打着预制菜的旗号蹭流量、扰乱市场等行为。目前,多地已在推进预制菜明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25年4月开始施行的《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规定,在产品名称上标示预制菜或预制... [详细]

冰箱非“保险箱”!小心餐桌上的“健康刺客”

生熟砧板分开,鼓励多用减少营养成分损失和保持自然风味的烹饪方式,不建议鸡蛋清洗后再存放。针对特殊人群,专家建议,肥胖人群应减少高糖水果摄入。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推进更严谨的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广食品数字标签,持续提升风险监测能力,落实国民营养计划,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