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运动 “周末抱佛脚”也有效

2025-03-11 06:33 来源:金陵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平时不运动 “周末抱佛脚”也有效

2025年03月11日 06:33   来源:金陵晚报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几乎人尽皆知,但“坚持运动”最难的事莫过于坚持!

  对于上班族来说,工作日总有一千万个理由打断运动计划:起不来、要加班、公司团建、太累了……

  但如果工作日太忙没时间运动,周末锻炼能否起到效果?

  只在周末运动,是真的有用!

  去年发表在学术期刊《循环》(Circulation)的研究显示,将世卫组织建议的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至高强度的运动量,集中在周末完成,可降低264种疾病风险,且收获的效果与一周内分散运动模式相似。

  在89573名参与者的配合下,研究人员分析了运动模式与678种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运动习惯,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分为了三大类:不活跃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规律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均匀分布在每天完成);周末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但集中在1—2天内完成)。

  研究结果显示,运动锻炼不仅仅对于我们当下的身体健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对于降低未来的疾病风险也有广泛的益处。

  但令人惊讶的是,当规律运动组和周末运动组进行对比时,两者之间并没有观察到显著性的差异。换句话说,无论是每天坚持运动还是周末恶补式运动,只要时间达标了,获得健康益处居然是差不多的!

  “突击运动”与“运动过度”,如何区分?

  省疾控专家表示,生活中,除了运动不足,一些人还可能存在突击运动、运动过度等错误方式。

  在运动过度的判断上,一些人还有以下误区:

  1.普通人不会过度训练

  只要训练量长时间临近极限,而且恢复跟不上,普通人也可能面临过度训练的问题。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恢复条件、对高强度训练的适应能力都不一样,不能用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量作为训练过度的参考值。

  2.运动多才会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有两个前提,一是训练超量,二是恢复不足。精神压力大、状态不佳、缺乏睡眠、三餐不规律、锻炼后休息时长不够等,都会对身体的恢复和运动能力产生影响。在恢复不足的状态下,哪怕运动量和平常一样或略小,也可能发生过度训练。

  3.过度训练迹象很明显

  过度训练是一个渐进过程,相关症状也会由轻变重,以至于开始出现一些苗头时,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训练过度了。

  正确的运动能振奋精神、增强体质,如果运动后睡眠糟糕、持续疲劳、情绪多变、体能下降,说明可能面临过度训练。此外,也可根据完全恢复(指训练后的疲劳和损伤完全消退,恢复正常运动表现和体能水平)时长判断训练是否过度。

  一般来说,完全恢复用时不到1周为正常训练强度,1—2周说明训练稍微超量,2—4周意味着明显练过头,4周以上即为严重过度训练。(王婕妤)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防噎神器”能否代替海姆立克急救法?

孩子吃饭时不小心噎到了,关键时刻拿出海姆立克急救仪,按一下按钮,就能将异物吸出,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热门款销量超7万件不少产品却无相关认证除了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上也热销着多款防噎神器,产品名称各异,如海姆立克急救仪海姆立克防噎仪咽喉部负压急救吸引器等,产品外形大多类似气筒,由气囊面罩、气泵、安全... [详细]

职场“早鸟票”有必要抢吗

从高三毕业到大一暑假,一年里李欣悦已经完成了4段实习。实习市场的乱象需要制度性规范,事实上,教育部在2019年7月10日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曾对实习报酬和时长有明确规定:除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及实习岗位有特殊要求外,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 [详细]

体感入冬、气象入冬、节气立冬,冬天到底来了没有?

10月以来,北方多地出现连阴雨天气,气温直线下降。为应对连续低温,山西太原19日开始提前供暖,比去年同期早了10余天。今年北方多地秋天短暂,可以说是刚从偏暖的夏天直接过渡到了1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有着从暖到冷的剧烈反差,这也会极大地强化入冬的感知,让人从心理上产生断崖式降温和提前入冬的感觉。专家提示,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