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公安交管部门提示:内涝步行须探路 驾车勿贸然涉水
近日本市迎来连续降雨,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本市还将出现降雨天气,可能造成部分道路积水及内涝。
尽量走地势高的地方
本市气象部门提示,出现内涝时,如果您步行涉水,务必使用长棍或雨伞等工具提前探路,确认前方路面是否平整、有无障碍物和打开的井盖。最好有同伴结伴出行,互相照应。在外尽量走地势较高的地方,如人行道中央或者台阶上。在水中行走要慢,小步移动,重心后移,防止滑倒或被水流冲走。看到水面有漩涡,务必远离,很可能是打开的排水口。
涉水驾驶不减速属违法行为
公安交管部门提示广大驾驶人,降雨期间,途经积水路段需先判断水深,切勿贸然涉水,在确保涉水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减速文明通行。特别需注意的是,驾车经过积水路段未减速慢行不仅属于违法行为,轮胎轧起的水花会飞溅到旁边骑自行车人或行人身上,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通行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降雨时道路情况复杂,驾车难度加大,路面上的积水使路面附着系数降低,驾车应控制车速,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并注意平稳转向。尽量避免变道、超车等操作,如确实需要,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稳妥、谨慎超车。降雨期间,驾驶人更应注意观察路况,随时警惕车身周边经过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以免发生剐蹭事故。
涉水行车,文明守法通行。行经积水路段时,要注意避让,尽量绕行,必须涉水通过时,要低挡低速匀速行驶,避免溅起水花影响行人出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行经漫水路或漫水桥时,应当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则明确规定,驾驶车辆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文明驾驶:低速通过积水路段,防止积水溅起、妨碍他人。
水位高于轮胎半径可能熄火
如果您驾车遇到积水先要判断水深:水位超过轮胎半径高度(约30厘米)就有熄火风险;超过排气管高度就可能进水损坏发动机;超过车门下沿,车内就可能进水。车一旦在积水中熄火,绝对不要二次启动!您应立即下车,转移到安全高地。二次启动几乎必然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且保险通常不赔。暴雨前您最好提前将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的停车场或安全地带,不要停在地下车库、低洼处、树下或者广告牌下。
积水路段,先判断水深情况。行经积水路段,根据前车涉水情况判断水深,切勿贸然驶入。途经桥梁涵洞、地道,可通过引路挡墙上的水位标尺观测地道内积水深度。没有标记水位线的,如果水位已没过前车排气管,或达到保险杠的位置,不要冒险涉水通过。涉水行驶中要注意低挡低速行驶,可避免发动机熄火。手动挡不要中途换挡,自动挡可切换到手动模式,锁定挡位,低速缓慢通过,不要停车。
水中熄火,切忌再次启动。如车辆不慎在水中熄火,不要启动车辆,以免对车辆造成二次损坏。如果不熟悉汽修技术,或所在路段较为危险,则要立即拨打报警、救援电话求助。车内人员应立即解开安全带,打开中控电子锁,及时打开车门。
记者 徐燕 王婷 通讯员 焦轩 刘希萍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