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何对空调“望而却步”?

2025-07-18 06:49 来源:今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老年人为何对空调“望而却步”?

2025年07月18日 06:49   来源:今晚报   

进入7月份以来,津城多次遭遇高温天气,动辄37℃以上的气温,让不少年轻人恨不得全天躲在空调房里不出来。然而有些老年人会因为怕冷、怕花钱而不愿意开空调,又因为“运动对身体好”的想法,大热天也要坚持“出门走一走”。天津市南开医院重症医学科(内科)主任邵伟表示,这种看似“耐热”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健康风险——热射病。

高温季热射病风险凸显

老年人成高危群体

昨日,记者从本市多家三甲医院急诊科了解到,每到夏季高温时节,总有老年人因为不开空调发生中暑甚至患上热射病送医的病例。“一名70岁的大娘在家没注意防暑,午睡时出现高热、意识模糊,送医时体温高达42.5℃,多脏器衰竭。”“我们医院曾在一天内收治了3名热射病患者,其中一人因病情严重不幸去世。这3位热射病患者中,2人为户外工作者,另一位年龄稍大的患者发病时正在湿热的厨房做饭。”

据悉,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高达50%以上,而老年人正是高危群体。夏季,ICU(重症监护室)经常收治因严重中暑(热射病)而入院的老年患者。这些老人被送来时,往往已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难度极大,死亡率极高。

天津市南开医院重症医学科(内科)主任邵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热射病的诱因通常是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高热不退,核心温度(肛温)、腋下温度超过40℃。发病症状为意识障碍,包括淡漠、昏迷,甚至还会发生抽搐、癫痫。

老年人不愿开空调

生理、经济与养生观念交织

今年75岁的李奶奶是一名退休教师,平常最注重养生。对于开空调,李奶奶有着天生的抵触。“开空调?那个东西太伤人了!我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了。一开空调啊,就觉得那冷风像针一样往骨头缝里钻,膝盖和肩膀马上就酸痛起来,老寒腿也要犯了。”李奶奶说,她在年轻时候落下了病根,最怕空调这种寒气。另外,整天关在空调房里,空气都不流动,感觉呼吸都不顺畅。“我这人啊,还是相信自然风最养人。早上和傍晚开开窗,穿堂风多舒服,又自然又透气。空调吹久了,嗓子干、鼻子也干,还容易打喷嚏,这不是花钱找罪受吗?多在树荫下坐坐,摇摇蒲扇,喝点热茶发发汗,这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避暑之道,对身体好。”

与李奶奶不同,今年82岁的张爷爷不肯开空调,纯粹是心疼钱。“开空调?那电表跑得跟不要钱似的!我这一辈子省吃俭用惯了,看着电费单子蹭蹭往上涨,心疼啊!我们年轻那会儿,哪有空调?连电扇都是稀罕物,不也过来了?”张爷爷表示,热了就打盆凉水擦擦身,摇摇大蒲扇,或者去大树底下乘凉,跟老伙计们聊聊天,多自在。现在家里装了空调,是好东西,但不能总开着,那电费太吓人了。孩子孝顺,总说钱他们出,但勤俭节约是老传统,能省一点是一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年人不愿开空调,通常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怕冷、关节敏感、对干燥空气不适应的“生理因素”,也有根深蒂固的节俭意识、心疼电费支出这样的“经济观念”,同时还有担忧空调病、相信自然通风更健康、遵循传统养生方式的“养生观念”。

老年人易患热射病原因

■ 体温调节机能衰退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逐渐退化,皮肤汗腺萎缩,血液循环变慢,使得老年人散热能力明显下降。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人对高温的感知比年轻人迟钝30%到50%。

■ 慢性疾病影响

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这些疾病会影响体温调节功能,治疗这些疾病的常用药物(如利尿剂、抗胆碱能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排汗和散热能力。

■ 错误观念作祟

“空调病比中暑更可怕”“心静自然凉”“耐热是身体好的表现”等传统观念让许多老年人抗拒使用空调。实际上,当环境温度超过32℃、湿度超过60%时,单靠人体自身已很难有效调节体温。

老年人应科学使用空调

■ 温度设定原则

建议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之间,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避免进出房间时血管急剧收缩扩张。夜间睡眠时可调至28℃并开启睡眠模式。

■ 合理使用技巧

避免空调直吹,可使用挡风板或让出风口朝向墙壁。每隔2到3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搭配电扇使用,促进室内空气循环。在空调房内穿薄棉质长袖衣物,重点保护膝关节和颈部。

■ 特殊情况处理

不适应空调的老人,可采取“梯度降温法”:先在较凉快的房间待1到2小时再进入空调房间。同时可配合温水擦浴、冰袋敷大动脉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物理降温方法。

热射病急救指南

将患者扶到阴凉通风处躺下,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补充身体所需水分,最好是淡盐水;用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帮助患者降温;把患者脚部抬高,有助于静脉回流,缓解休克状态;如情况严重,应拨打120,尽快把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记者 李文博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黄金回收渠道增多,投资者须多比价

近期,国际和国内黄金价格处于高位震荡周期,投资者黄金回收需求也有所增长。回收渠道差异不同回收渠道回收规则有区别留意损耗费用、服务费、检测费据阅宝黄金集团现货部总监曹燕萍观察,近期黄金回收市场显著升温,其门店的业务量较平日激增200%以上。黄金回收业务的活跃是市场对金价变化的直接反映,但理性评估与风险... [详细]

到“假装上班公司”工作 购买“职场存在感”还是寻求解压空间?

近段时间,一种名为假装上班公司的新概念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相较而言,她认为在假装上班公司,既能享受到舒适、安全的办公场所,还没了座位焦虑,非常方便,至于假装上班是不是噱头,她并不在意。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仅从假装上班公司字面理解,假装上班者并非真的上班,公司仅... [详细]

无糖食品:甜蜜背后有隐忧

代糖并非健康灵药当前,不少用代糖替代蔗糖的无糖食品,总喜欢在广告海报中强调更健康养生无负担等概念,导致不少想要减肥瘦身的人士将其视为健康灵药。最后,必须结合营养成分表全面评估,例如某些无糖巧克力可能含有30%以上的脂肪,而无糖饼干则可能使用麦芽糊精等快速升糖的碳水化合物成分,这些都会影响产品的实际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