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4地消委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 谨防“考后”消费陷阱

2025-07-28 06:5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湖北省4地消委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 谨防“考后”消费陷阱

2025年07月28日 06:5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吴采平

随着高考结束,“考后经济”悄然升温,电子产品、旅游出行、驾校培训、美容美发等成为众多高考学子的消费热点。近日,湖北省荆州市、宜昌市、荆门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地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考生:理性消费,慎防套路。

“种草”电子产品谨防“超低价”套路。手机、电脑、平板等是热门选择,家长和考生可根据实际需求(大学专业要求、个人兴趣)和家庭预算理性选购,避免盲目追求顶配、新款。务必选择品牌授权店、大型电商平台自营或官方旗舰店购买,仔细了解产品性能、配置、售后服务政策(尤其是“三包”规定),索要并妥善保管发票、保修卡等凭证,警惕捆绑销售、不明收费或需额外付费的延保服务、“超低价”“特殊渠道”等,线上购买注意“七日无理由退货”适用条件。

外出旅游安全第一规划先行。参团旅游务必选择正规旅行社,签订正规旅游合同,明确行程安排、交通住宿标准、费用包含及自费项目、违约责任等,警惕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特惠团”“零负团费”。自由行需提前预订机票、车票、酒店,确认退改政策,了解目的地天气、交通、风俗、安全状况,建议购买足额旅游意外险。出游需遵守景区规定,保持通信畅通,妥善保管证件和财物,谨防盗窃诈骗,注意涉水、登山等高风险活动安全。

驾校培训警惕隐性收费。报名前务必核查驾校驾培资质,必须签订培训合同,明确收费项目(学费、考试费、模拟费等)、培训学时、班型服务内容、退费规则、补考费用承担等关键条款,口头承诺务必写入合同,切勿相信任何声称“花钱包过”“不用学直接考”的违法违规行为。了解费用是否一次性交清,后续是否有“加时费”“场地费”“打点费”等不合理收费,保留交费凭证。

美容美发慎防预付式消费。无论是尝试新发型、染烫还是医美整形,选择信誉良好的门店,提前沟通清楚想要的效果,了解自身是否适合,主动询问使用的染发剂、烫发药水、护肤品等品牌、成分及安全性,问清是否有额外费用,确认项目再行消费,避免结账时“被加项”;对于店员推荐的储值卡、会员卡、套餐卡明确有效期、使用范围、退卡转卡条件、违约责任等,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大金额,谨防商家“跑路”风险。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网上教人开锁 小心承担刑责

近日有市民发现,网络平台上有所谓的开锁神器公然售卖,也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各类开锁视频,甚至还有博主直播教人开锁。市民李先生之前在刷短视频时,无意发现平台上有很多教人开锁的视频,他对这类视频进行了举报,后来平台对有关视频进行了下架处理。 [详细]

“买家秀”竟出自卖家之手?虚假好评让购物如“雾里看花”!

不仅‘卖家秀’,现在连‘买家秀’都不敢信了。一些消费者发帖称,自己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分享的照片、文案被商家盗用,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商品评论区,也有卖家诉苦称,自家评论区几乎被其他店铺搬空了。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记者以商家名义联系到一水军中介,对方表示,半托。平台应赋予真实‘买家秀’更大的权重,同... [详细]

电信诈骗手段翻新 法律底线切莫触碰

法院审理查明,黄某向李某提供多名其他人员身份证件开设的多张银行卡,李某在明知银行卡中钱款系他人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分别多次在夜间到不同银行的ATM机上将钱款取现、转移。法官解释,关于明知的认定,首先,李某明确知道黄某提供的多张银行卡均为非其本人开设的银行卡,且均为多名不同人员开设的银行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