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习惯帮你缓解焦虑

2025-11-25 06:24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七个习惯帮你缓解焦虑

2025年11月25日 06:24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报道 据西班牙《邮报》网站10月25日报道,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顽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球近10亿人患有某种此类疾病,约3亿人遭受焦虑或抑郁困扰。

西班牙奥古斯特·皮-苏涅尔生物医学研究所发表名为《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应对行为:一项重复评估的前瞻性研究》的调查研究。研究在数周内对大量人员进行了跟踪,以确定他们的日常习惯如何对其中长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在完成22500份问卷后,研究负责人整理出了以下七条有助于心灵平静的建议:

1.远离负面新闻

如果有人问你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做什么,你很可能会回答拿起手机浏览最新新闻。绝大多数新闻往往带有负面色彩(通货膨胀、长期武装冲突、犯罪事件等),世界卫生组织已证实,这会影响我们一整天的情绪状态。

这种强迫性浏览负面信息的行为被称为“末日刷屏”,巴塞罗那临床医院参与的这项研究证实了它与焦虑和抑郁加剧之间的关联。研究要求参与者在数周内减少浏览负面新闻,结果十分明确:焦虑发生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抑郁发生率下降了0.9个百分点。

2.保持均衡饮食

人们常说,高糖、高饱和脂肪的“垃圾食品”是应对情绪低谷(比如遭遇分手时)的“良药”。但事实是,这种效果只是暂时的。研究表明,健康饮食对我们的情绪有长期积极影响。具体来说,要少吃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质,以及坚果、橄榄油或牛油果中含有的健康脂肪。

研究中遵循这一习惯的参与者,其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下降了1个百分点。

3.坚持运动

尽管这是常识,但研究证实,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极为有益(焦虑发生率下降0.4个百分点,抑郁发生率下降0.3个百分点)。不必每天在健身房待两个小时,出门散步、骑自行车、跳舞等都是理想选项,这些活动能释放内啡肽,帮助调节情绪。

4.多待在户外

与上一点相关,走出家门,在户外绿色区域停留,能调节神经系统,让我们从那些常常萦绕在脑海中的负面想法中抽离出来。这也与晒太阳有关,专家建议每天至少晒太阳10分钟。

在这一习惯下,焦虑和抑郁症状分别减轻了0.5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

5.充分补水

是的,尽管听起来不可思议,一天喝足够的水让研究参与者的抑郁发生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不过与前文提到的习惯不同,这一效果仅在短期内显现)。原因在于,脱水会破坏人体的化学平衡,导致我们感到不适甚至烦躁,而喝一杯水这样简单的举动通常就能缓解这种状态。

6.进行放松练习

坚持放松练习能让焦虑发生率下降0.4个百分点(同样仅短期有效)。这种练习不仅包括报名参加瑜伽课,任何你认为能让自己放松的事情都可以,从园艺劳作到听舒缓的音乐、画画或阅读。只要将其变成日常习惯,就能帮助重启神经系统,但偶尔为之则效果甚微。

7.积极社交

研究的最后一个结论是,持续与朋友、家人和熟人互动,会在8周后带来明显的情绪改善。当我们感受到与他人的联结或归属感时,就能打破常常加剧焦虑的孤独感。

最终结论是,这些习惯单独来看效果有限,但如果持续将它们结合起来,让它们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情况就会完全不同。(编译/韩超)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储蓄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为支持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通知,明确储蓄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有关政策。根据通知,自2026年6月起,个人养老金储蓄国债业务开办机构开办个人养老金储蓄国债业务,即为在本机构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养老金投资者,提供购买储蓄国债的相关服务。养老金国债账户应当与投... [详细]

研究发现:运动对心血管益处男女有别

医学领域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贯穿始终的性别差异。近日发表在《自然-心血管研究》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深入探讨了心血管疾病预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并发现运动建议同样忽视了性别差异。研究人员对80243名无冠心病人群进行追踪后发现,达到卫生部门建议的每周150分钟运动标准的女性,患冠心病风险降低22%,而达到相同标... [详细]

警惕“伪营养师”:“个性化指导”只是推销话术

为跳出养生陷阱、摆脱健康焦虑、树立科学理性消费观,中国消费协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日前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明确判断标准,坚守消费底线,维护自身权益。若协商未果,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协组织进行投诉,或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