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藏”铅?警惕身边这些隐形威胁

2025-07-23 06:49 来源:金陵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身体“藏”铅?警惕身边这些隐形威胁

2025年07月23日 06:49   来源:金陵晚报   

近期,铅对人体的伤害,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铅中毒的危害,远比大众想象中更隐蔽且致命。作为潜藏的“隐形杀手”,铅中毒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症状,却可能引发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成人头痛等多种不适,尤其对儿童可能产生不可逆的健康影响。如何及时识别隐蔽信号?对此,专家提醒,早发现很重要,但身边一些隐形威胁也要预防。

“隐形杀手”离我们有多远?

铅是一种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元素,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冶炼、焊接、玻璃制造、电池制造等过程。当人体摄入过量铅时,就会引起铅中毒,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永久性伤害。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姚天红介绍,长期暴露于铅污染环境中,儿童的健康和智力均会受到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当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0μg/L即属于高铅血症,铅中毒对儿童各个系统都有危害,尤其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铅对儿童危害的最主要方面是对脑发育的影响,由于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并不完善,铅容易进入正在发育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对其造成损伤,相较于成年人,儿童更容易遭受铅污染导致的损害。”

姚天红提醒:血铅过高和智力发育迟缓、儿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攻击性行为有密切关系。此外,铅可以直接通过胎盘屏障危害胎儿和胚胎,孕期低水平铅暴露也会损害婴儿的神经发育。

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铅,是如何进入人体的呢?“铅进入人体的途径一般有两个。”专家介绍,“从呼吸道吸入,如吸入汽车排放出含铅的尾气、二手烟等。从消化道摄入,如饮用铅污染的水、食用含铅的食物(如老式爆米花、不合格的皮蛋等)、使用不合格的锡器和彩釉餐具等。此外,孩童可能通过啃食表面有油漆的玩具和铅笔等摄入铅。”

这些隐蔽信号要警惕

铅中毒的症状往往“隐蔽”,但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省疾控专家提醒:尤其是儿童和长期暴露于铅环境的成人,需格外留意。

姚天红提醒:“儿童血脑屏障尚未完善,铅更容易进入神经系统,且儿童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高达40%,是成人的5倍,但儿童铅中毒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家长和医生忽视。”

儿童铅中毒常伴有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一些其他表现。“如频繁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吃饭没胃口。”姚天红提醒,“在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坐不住、脾气暴躁易冲动,学习时总跟不上,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严重时会头痛、嗜睡,甚至抽搐,影响智力发育。”

此外,也会出现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脸色苍白、易疲乏(贫血表现),体重增长慢,有的孩子会诉说手指、脚趾发麻,部分孩子还会出现牙龈发黑的情况。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而成人铅中毒多与职业暴露(如蓄电池制造、油漆作业等)或长期接触含铅物品有关,表现为经常头痛、头晕、睡不着觉,记忆力越来越差;严重时手脚发麻、没力气。“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症状,例如牙龈边缘可能出现蓝黑色的‘铅线’;肚子会突然剧烈疼痛,也就是‘铅绞痛’,位置不固定。也会出现一些健康隐患,例如容易贫血,出现心慌、气短;男性可能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可能月经不规律、流产风险变高。”疾控专家强调。

防好身边这些隐形威胁

铅中毒的伤害往往不可逆,专家提醒,做好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那么如何防好身边的隐形威胁?

“要管好入口的食物。别给孩子吃来源不明的零食,像含铅皮蛋、老式转炉爆米花这类含铅量较高的食物要少吃;蔬菜水果洗干净再吃,减少农药残留里的铅。”疾控专家提醒,日常给孩子选玩具和餐具时,认准“无铅”标识;别让孩子啃咬涂了油漆的物品,比如旧家具、彩色玩具等;经常打扫家里卫生,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用品,擦净玩具、桌面以及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减少铅通过灰尘进入身体,使用铅笔后及时洗手;儿童食品及餐具应加罩防尘。

姚天红强调,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可切断铅自环境进入儿童体内的通道,“例如培养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饭前洗手十分重要。环境中的铅尘可在儿童玩耍时弄污双手,很容易随进食或通过习惯性的‘手—口’动作进入体内,长久如此会造成铅负荷的增高。要注意儿童个人卫生,勤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不要带儿童到铅作业工厂、加油站、车流量多的马路附近散步、玩耍。”

此外,姚天红提醒:从事蓄电池制造、印刷、含铅油漆等工作的人,一定要做好职业防护,按规定戴口罩、手套,下班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和洗澡,不应将工作服和儿童衣服一起洗涤。不应在铅作业场所(或工间)为孩子哺乳。

另一方面,姚天红建议家长可进行营养干预:“儿童患营养不良,特别是体内缺乏钙、铁、锌等元素,可使铅的吸收率提高和易感性增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确保儿童膳食平衡及各种营养素的供给,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应定时进食,避免食用过分油腻的食品,空腹和食品过分油腻会增加肠道内铅的吸收。儿童应经常食用含钙充足的乳制品和豆制品;含铁、锌丰富的动物肝脏、血、肉类、蛋类、海产品;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孕妇和儿童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这些地方能检测铅中毒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上述症状,或是属于重点人群,别犹豫,及时去这些地方做检测。

“正规医院科室包括儿科、儿童保健科(适合孩子)、内科(适合成人),医生会通过静脉血检测血铅水平,过程简单,结果准确。”疾控专家建议,“专业防治机构例如当地的职业病防治院、疾控中心,这些机构对防治铅中毒有丰富经验,能提供更专业的指导。”目前,检测可分为血铅、尿铅、骨铅三种。专家解释:“血铅水平反映体内近期铅暴露情况,是目前诊断铅中毒最常用的指标。尿铅水平则反映近期铅暴露和体内铅负荷,可作为辅助检测指标。骨铅水平通过特殊仪器检测,反映长期铅蓄积情况,但临床应用较少。”

市妇幼检验科主任陈亚军介绍:目前检测儿童血铅含量的方法主要是国内外公认的血铅检测质谱法,它具有超高灵敏性,能够检测出极低浓度的微量元素,哪怕是在样本中含量极其微小的元素,也逃不过它的“法眼”。“血铅检测最好空腹,可采静脉血或手指血,在采手指血之前应用流水把手冲洗干净。”陈亚军提醒,“根据国际的标准,儿童血铅浓度达到50μg/L时,可能对神经发育产生损害,需引起关注并采取干预措施。如果大于100μg/L时,为铅中毒,需医学干预。大于450μg/L时,属于重度中毒,需紧急治疗。”

专家表示:只要加强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铅中毒健康宣教、出现可疑症状或体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帮助,就能有效降低铅中毒带来的相关风险。

□通讯员 蔡晓洁 实习生 唐浩哲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身体“藏”铅?警惕身边这些隐形威胁

儿童血脑屏障尚未完善,铅更容易进入神经系统,且儿童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高达40%,是成人的5倍,但儿童铅中毒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家长和医生忽视。□通讯员蔡晓洁实习生唐浩哲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 [详细]

冬病夏治,这份三伏天中医养生秘籍请收好

​经常乏力、手脚冰凉、关节疼痛、反复感冒、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怎么回事?其实,这是体内阳气不足、寒湿积聚的表现。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长沙市第四医院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立勇表示,三伏天养生可以试试中医非药物特色疗法,不用打针吃药,用自然的方式调理体质,为身体健康筑牢防线。 [详细]

牙膏有“耐药性”?用久了会失效?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热议长期用同一款牙膏会失效的话题,甚至有人晒出自己每月换不同品牌牙膏的防耐药性攻略。高艾玲告诉记者,普通牙膏就像口腔的清洁工,主要靠碳酸钙、磷酸氢钙这些摩擦剂,配合刷牙的动作擦掉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再加点薄荷脑清新口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