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里泡枸杞 并非每个人都适宜

2025-11-26 06:33 来源:长沙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保温杯里泡枸杞 并非每个人都适宜

2025年11月26日 06:33   来源:长沙晚报   徐媛 裴翌尧)

“保温杯里泡枸杞”,是很多人再熟悉不过的养生“标配”。但实际上,这种看似零门槛、随手就能泡的养生操作,并非对所有人都适宜。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刘红宇详细介绍了如何健康吃枸杞。

枸杞营养成分丰富,包含许多活性成分。中医认为,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帮助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但以下五类人群不适合吃枸杞。

脾胃虚寒、易腹泻者:枸杞味甘滋腻,易加重脾胃负担。此类人群常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怕冷、大便稀溏等,长期过量服用枸杞,可能加剧消化不良、腹泻。食用枸杞时,建议搭配白术、茯苓等健脾药材,避免长期单一泡水饮用。

血糖偏高或糖尿病患者:枸杞含枸杞多糖及天然果糖,升糖指数不高,但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建议每日用量控制在5至8克以内,餐后服用,搭配燕麦、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密切监测血糖。

感冒发热或患有急性炎症者:中医认为,外感病邪或体内有急性炎症时,应避免温补,以免“闭门留寇”。感冒发烧、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等人群食用枸杞,可能加重不适,建议疾病痊愈后再服用。

正在服用特定药物的人群:枸杞可能增强“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效果,增加出血风险;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需谨慎,枸杞可能激活自身免疫反应,加重病情。

过敏体质者:极少数人对枸杞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嘴唇肿胀等症状。若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食用,必要时就医。

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食用枸杞?第一要控制剂量,区分用途。健康成人日常保健每日摄入干枸杞10克左右(约一小把)为宜;若用于辅助治疗,需在医师指导下确定剂量,不可盲目增量。

第二要讲究食用方法,提高吸收率。直接咀嚼更利于营养吸收;泡水温度以60℃至80℃为宜,避免沸水长时间浸泡破坏热敏性成分。浸泡15分钟至30分钟后可反复冲泡,最后将枸杞一并食用,充分获取营养。

第三要注意禁忌,适时调整。感冒发热、炎症急性期暂停食用;服药期间关注药物相互作用;过敏体质者先少量试食,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保温杯里泡枸杞 并非每个人都适宜

保温杯里泡枸杞,是很多人再熟悉不过的养生标配。中医认为,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帮助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但以下五类人群不适合吃枸杞。此类人群常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怕冷、大便稀溏等,长期过量服用枸杞,可能加剧消化不良、腹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等人群食用枸杞,可能加重不适,建议疾... [详细]

掌握“四藏”,科学“猫冬”还要避开“三个误区”

魏瑜表示,深冬时节寒邪渐盛,阳气易被耗散,藏阳气就是通过科学防寒保暖,助力阳气内敛,避免寒邪入侵。针对不同体质人群,魏瑜还推荐了几款医院特色代茶饮: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阳虚体质者,可饮用桂圆红枣生姜茶,温阳补气。避免过度思虑和焦虑,学会调节情绪,让精神与自然同藏,为冬季养生筑牢心理防线。 [详细]

“沥米饭降糖”引发热议 专家提醒:盲目跟风或付出营养代价

对于血糖偏高的人群而言,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平稳控糖,是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关键课题。但大量临床数据表明,食用‘沥米饭’与普通米饭后,人体餐后血糖的变化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差异,所谓的‘降糖’效果其实微乎其微,远不能达到临床控糖的要求。这样的顺序能通过蔬菜和蛋白质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 [详细]